不過是仗著語言隔閡,想要坐地起價。
南雁才不打算慣著這熊毛病。
她回到巴黎後就直接回國,至於任雪松,得等這邊的設施裝置離岸後才能回國。
三月份的北郊工地已經開始忙活起來。
早在月初,就有些裝置交付過來,如今仝遠正考慮著該如何進行裝置的安裝。
有點棘手。
南雁沒回來,仝遠的英語不太咋樣,盡管有幹校的人一再翻譯這些上面的字母什麼意思,但他還是不敢貿然行動。
工地陷入一種奇怪的氣氛之中,直到南雁回來,主心骨到了這群人紛紛鬆了口氣。
“裝置查收了嗎?”
“從省石化廠那邊請人過來,驗收了一番。”
這些提前抵達的都不是什麼大塊頭的設施裝置,雖說是基礎物件,但又不能立馬安裝,還得等別的。
南雁先安排人去做別的。
只是這一安排才知道,那邊的磚正在燒著,運河公園的道路鋪設也已經完成,甚至連幾個八角亭六角亭都弄好了。
就差綠化種植。
等過幾天植樹節到來,就可以種樹搞綠化建設了。
孫國興一一彙報了這些事情,甚至連那邊黏土廠的事情都提了兩句。
黏土廠廠房建設已經完成大半,其他他們也幫不了什麼忙。
“小高你還有什麼想了解的?”
不用了,整挺好。
“挺好,我在也不會比這更好。”
“那倒不是,你要不來這工地就幹不下去,你不知道仝師長這幾天都上火了,天天拿著一本英語詞典想要學英語,看兩眼就丟一旁去。”
簡直都要發瘋。
還好他的耐心在被消耗光之前,南雁回了來。
“也算是一場歷練了。”
孫國興嘆氣,“可不是咋的,那咱現在還要等嗎?”
“等等,工人們的話也不著急,我想帶著大家一塊學習學習,回頭這設施裝置安裝,還得靠咱們自己呢。”
孫國興極為敏銳,“咋了,那些洋鬼子又折騰什麼么蛾子?”
“沒什麼,我想培養一些工人也挺好,技術工人什麼時候都缺。”
看南雁不想說,孫國興也沒再追問,不過他覺得南雁說得對,技術工人很稀缺。
“但咱們自己培養,好弄嗎?”
“沒啥麻煩的,回頭問一下,找參與過大工程的技術人員來帶一帶,什麼不是自己摸索著來的呢?”
蘇聯撤走援助時,留下那麼多爛攤子,包括西北種蘑菇。
不也是自己摸索著搞了出來。
人造衛星都送上了天,還能搞不定一個工程?這又不是光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