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的緣故,他來了阿姆斯特丹幾次,但更多的時候還是電話聯系。
畢竟來回機票也是要花錢的。
盡管南雁從來沒有在預算上跟自己過不去,但他也不能揮霍國家的錢。
然而任雪松並沒有得到回答。
等買了火車票,他才知道是要去海牙。
“去那裡做什麼?”
“寫訴狀呀。”南雁在火車站這裡給莫妮卡打了個電話,她需要這位記者朋友幫忙。
莫妮卡對這件事很感興趣,“聽說你們剛跟荷蘭建交,你這麼做的話,大使館那邊知道嗎?”
她看在錢的份上很是友好的提醒南雁,畢竟聖誕節的時候,這位中國姑娘讓自己賺到了一年的薪資。
莫妮卡還是很喜歡這位中國女孩的,起碼她比報社的老闆更大方。
“我來之前已經請示了領導,這件事由我全權負責。”南雁笑著看向遠處,“怎麼,沒時間嗎?”
“那倒不是,不過我還是想要提醒你一下,國際法庭處理的多是政治糾紛,其中以國界線糾紛為主,你這種經濟方面的糾紛,去國際法庭提起訴訟,只怕法院那邊並不會受理。”
南雁做過律師,又怎麼會不懂得這個道理呢?
“我知道,我也沒打算讓國際法庭受理。”
莫妮卡聽到這話愣了下,迅速意識到南雁這話什麼意思——
這位可真是把新聞圈的這一套玩出花樣來了。
南雁要的就是這效果,國際法庭的確不會受理這案件,但是鬧到了國際法庭,這事就鬧大了。
不止是兩個企業之間的問題,而且涉及到國家。
新聞報道追求的可不只是公平公正,歪屁股的時候多得是,不止國內國外也一樣。
莫妮卡也是這兩年才知道,自己過去事業發展受限不止是因為性別,還有錢的緣故。
你看她現在發展的就不錯。
因為有錢打點一些事情,還可以有錢帶著別人一起賺,畢竟報紙可不是單單靠販賣那些紙張賺錢,打廣告才是報社盈利的便捷途徑。
和報紙上那些佔據了豆腐塊的廣告不同,南雁打出的廣告十分精妙,大篇幅的報道中介紹産品,不需要給報社太多的廣告費,卻能夠讓莫妮卡自己的錢包充實起來。
不得不說,她這“強行打廣告”的手段很不錯。
莫妮卡甚至覺得自己可以透過這樣的軟廣告來讓自己變成有錢人。
至於給自己提供了這個思路的key,當然可以幫幫忙,誰都不會嫌錢多,也不會嫌朋友多。
她有直覺,這位來自東方的女士,能夠讓自己掙更多的錢。
南雁來到海牙後並不著急,甚至還饒有興趣的帶著任雪松在這邊溜達了一圈。
“你在國外那麼久,就沒發展點什麼興趣愛好?”
任雪松想了想,“週末的時候會去看書。”
國外雙休,和國內的休息並不統一。
入鄉隨俗還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也更方便跟本地人溝通。
不過任雪松顯然對於融入這裡還有些警惕。
南雁簡單問了兩句就沒再說,等到莫妮卡來到海牙後,她這才向國際法庭提起訴訟。
彼時國際法庭的院長是一位美國人。
當然,南雁的訴狀還遞交不到院長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