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慢慢來,咱們是後進生,慢慢努力吧。”
南雁也知道很多事情除了慢慢來還是得慢慢來,還真是急不得。
她不著急,倒是給季長青出了個難題。
從滄城出去的知青有小三千人,那些分散到下面縣城郊區農場公社的還好說,去了外地的怎麼召回?
而且這些都要召回來嗎?
壓力一下子就席捲而來,季長青決定把這事交給知青辦去弄。
他好歹是地委一把手,多得是要他處理的事情,總不能讓他見天的忙活這個吧?
讓知青辦忙活去。
知青辦:“……”
南雁丟下了要求就回去忙她的,她得去鋼鐵廠那邊。
地下鋪設的管道是國內鋼鐵廠的出産的。
管道的品質自然沒問題,就是産量有點跟不上。
南雁隔一天就要催一次,她這邊著急用呢。
但産量也不是催出來的。
這事暫時無解。
急也急不來,南雁只是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事情上去。
管道鋪設肯定能完成,這件事之後就是地面的廠房建設,這倒不算什麼麻煩事,麻煩的裝置安裝。
這些裝置要從海外運輸過來,法國、荷蘭遠洋運輸,到天津港這邊再運輸到滄城。
南雁想借助大運河水路來完成運輸,然而一個現實的問題就這麼擺在了面前——
這套大化肥裝置有將近是個大型裝置,塊頭大分量也足,這也就意味著吃水量極大。
大運河的水位能做到嗎?
滄城段屬於南運河,但到底處於北方不及南方降水豐沛,水深,還有運河寬度,都是問題。
另外就是從天津到滄城這段可能遇到的橋梁、水閘。
這又是個麻煩事。
不過辦法總比困難多,南雁去首都,跟遠在法國的任雪松聯系。
“別的且不說,但是尿素合成塔就將近三百噸,這還是個大塊頭,依照我對滄城段運河的瞭解,如果是豐水期還好說,換了其他季節只怕很難。”
大化肥裝置主要生産尿素、合成氨,從化學原理上來說並不是多複雜的化學公式,然而這涉及到的裝置塔、槽、器、罐、爐何止上百?
大大小小的生産裝置和操作裝置,如果想要透過運河運輸的話,那麼勢必還要修整運河。
“公路肯定是不行的,咱們那邊橋梁、公路的載荷壓根達不到,而且也沒有這類拖車。”任雪松之前倒也參與過化肥廠的建設,然而都是小廠,又都是依託國內的技術,裝置裝置沒那麼複雜。
但眼下不同。
南雁不假思索,“那你盡快把這些設施裝置的尺寸和重量報給我,我研究下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