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還得出國去看看裝置呀?”
“去,等過些天就去,對了梅局長不是說要把省石化廠的任雪松派過來嗎?人什麼時候能過來。”
“隨時待命,這不是等你通知嘛。”
“那盡快過來吧,等這邊碰個面,一起出國一趟。”
整套設施裝置的引入關系重大,也牽扯到廠址的具體規劃。
南雁想著去國外參觀下,取長補短少走點彎路。
她這話一說,第二天下午任雪松就到了滄城這邊。
還真是隨時待命狀態。
南雁六點多鐘回來天已經黑下來,被老孫同志引薦介紹任雪松時沒忍住問了句,“任工您跟任雪俠同志認識嗎?”
這一問倒是問出了一番故事——
失散多年的堂兄妹終於得知了彼此的訊息。
南雁還真沒想到,這倆不止是兄妹,還分散多年。
雖說現在通了音信,但當年分開後就不知道彼此的去處,而且又都遠離家鄉一直沒回去,可不就是再沒了訊息。
孫國興特意打聽了些,知道這位副總工程師頗是寡言少語,原本他還想著怎麼調動調動人的情緒。
看樣子自己不用操這個心了。
南雁其實也不是很瞭解任雪俠的情況,好在任雪松也知道分寸,聊了幾句後就提到了化肥廠的施工建設。
他這邊只是接到電話說來滄城報到,具體要做什麼沒說。
心念著南雁幫自己找到堂妹,任雪松說話也大膽了些,“這套大化肥裝置出來還沒多久,咱們過去那套法子怕是並不好用,我想是不是可以出國去參觀下國外的化肥廠,這樣咱們有所借鑒,也能少走一些彎路。”
他說完這話其實還有些擔心。
借鑒國外的經驗,而這些國外都是資本主義國家。
要是有心人聽到,怕不是要告發自己。
但南雁並非這個有心人,“我也是這麼想的,設計院的同志這兩天會過來一趟,等他們過來後咱們再一塊出國去看看。”
本身就是從國外引進裝置,出國去考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如果有需要甚至可能在裝置到來前,都要常駐海外。
涉及到溝通之類的問題,很複雜。
任雪松聽到這安排鬆了口氣,顯然這位總指揮對專案工程的推動有想法,並非門外漢一竅不通。
這就好。
任雪松到來的第二天,化工部旗下設計院就過來了人,一同過來的還有負責這幾個大化肥廠的許副部長。
要不是許副部長介紹,南雁還真沒認出來丁海銘。
“海銘同志是滄城人,如今滄城修建化肥廠,海銘同志在化工部工作,這也算是緣分呢。”
緣分有姻緣有孽緣,南雁覺得丁海銘和滄城化肥廠就屬於後者。
不過她還犯不著當著許副部長的面,給丁海銘難堪,反倒是笑盈盈的說道:“那可真是太好了,我還怕自己羅裡吧嗦的惹得咱們化工部的同志心煩呢,有丁司長這位老鄉在,那往後我就可以多打攪了。”
許副部長又不傻,帶著丁海銘過來難不成真因為他是滄城人?
他又不是小孩還能不認路?
不過是瞧不慣丁海銘那態度,不讓你給家鄉謀私利,但至於為了你那點前程就六親不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