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燕急溫聲安撫,“若是阿毓以後想大哥二哥了,隨時都能回來。”
顧毓頓時更難過了,他紅著眼,抽噎地問,“二哥是現在就想趕我走嗎?”
顧燕急噎住。
宋琬在一旁偷笑。
或許是有之前顧陵風的各種引導,顧毓在知道自己不是顧家人後,除了頭一個月比較黏兩位兄長外,其餘反應倒還算正常。
對於小殿下的變化,黎松之是最樂在其中的,眼下皇上的旨意已經到達,任命他為禹州知府,著力整治禹王留下來的爛攤子,等他忙完這一切,就能專心做小殿下的老師了。
自從禹王的悉數罪證昭告天下後,徐家及時止損,推了徐烈出來,並言辭鑿鑿這一切都是徐烈的個人行為。
臨遠侯為了表忠心更是在直接朝上嚷嚷要以死明鑒。
徐申事情都做到這份上了,李勢若是再咄咄逼人,到時候肯定會有他為了打壓皇弟,逼死老臣的言論散出去。
反正李澈已經是一顆廢棋,臨遠侯可沒有第二個王爺外孫扶持,除了忠心他這個皇帝,徐家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因此,李勢很願意給徐家一個抬價下。
再者,一個徐烈也夠了,他剛好可以趁機將塔回關握在自己手中。
只是派誰去是一個問題,李勢思考了幾日,直到一份自薦的摺子從禹州傳來。
是彭敬的,李勢開啟摺子粗略看完,很是滿意地哈哈大笑,“這彭敬倒也識趣,福公公,你認為派彭敬鎮守塔回關如何?”
張福正一板一眼回道,“想來皇上心中已有答案。”
李勢抬頭看了張福正一眼,笑道,“朕發現你現在說話是越來越滴水不漏了。”
張福正微微福身,垂眸不語。
李勢繼續哈哈大笑,自顧自道,“朕看彭敬不錯。”
想來先前是因為有禹王,所以才會有他們這群所謂的保皇黨存在,如今所有人都知道禹王是個殘疾,永遠不會有子嗣。
至於翊州那位,年弱人又笨拙,根本做不了儲君,能有資格做皇帝的,只有他李勢。
當這些保皇黨完全看明白後,自然想要及時補救,向他表忠心就是第一步。
李勢自以為掌握了黎松之等人的心態,一時間得意不已,直接大手一揮,準了彭敬的請奏。
至此,黎松之與彭敬連京城都不用回,直接便可領著聖旨去州府任職。
至於禹王和徐烈,本來是要押解回京,但宋琬非要讓黎松之在奏摺上寫禹王已瘋,禹州百姓希望他能留在禹州刷恭桶贖罪。
當黎松之聽到這個要求時,那是一萬個不答應,給皇上的奏摺哪能有提刷恭桶這樣的事。
哪怕他現在已經不把皇上當皇上看了,但表面功夫還是要做一做的。
黎松之不想還沒等到新帝登基,自己就被砍了腦袋。
“刷恭桶怎麼了?”顧毓停下練字的動作道,“人食五穀雜糧,總不能一輩子不用恭桶,一個皇帝若是因為奏摺上出現恭桶二字,就要責罰寫奏摺的臣子,那他一定會被天下人唾棄的。”
“小殿下說的對極了,微臣這就加上。”黎松之倒戈的不要太快。
一大一小互相對視一眼,默契地撇嘴角,隨後宋琬朝顧毓比了個大拇指。
顧燕急說的對,把阿毓帶過來,簡直就是事半功倍。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