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裡是沒有聲音的,因為這裡是陰陽兩界之間的交界處,兩者都是以法相真身在虛實之間交戰,只是在表面上反應出來看似這般不起眼。
丁令威又壓了一片羽毛過去,很小心地,吹了一口氣。
當然,並不是真的吹了一口氣,只是個比喻。
虛實之間,那無形無相的清氣法相,輕巧地分離出一點,壓在一個小小的閃爍著紅黑色光芒的小氣泡上。
接著,無聲地滅了,那氣泡撐不住這份壓力,被壓破了……
靈域內,國師仰頭就倒,好似有琉璃破碎聲響起,他這具法身散了一地的珠子,晶瑩透明,帶著奇異的光澤。
“琉璃身,寶光體,這就已經可以在陽世顯聖了,鬼身修成這個不容易,何苦擱丁某人面前找死?”
說著風涼話,這位仙人全然沒有仙家氣度,大袖一展,就把地上這些個不規則的琉璃珠子收了起來。
“當我不知道,就是你小子跳上跳下攛掇來事的?我不去招你,你倒惹上來了!”
又仔細打掃了戰場,這位仙人離開這裡,往幽冥深處下沉。
冥土,大遼鬼國,福地平原。
此處,大放光明,宮殿成群,地湧噴泉,樂生陣陣。
歷代遼國國主,依次坐好,正在舉辦宴席。
他們都不是生人,身上大多都帶著各種法紋,湧動著神光氣焰。
在冥土,鬼神之間的力量對比,非常直接粗暴,只需要看對方身上靈壓的強弱大致就能看出。
神力弱的,這光焰就短,神力強的,自然光焰就長,更有的比如那遼國開國之主,身上的神光濃厚,在背後隱隱形成一個光輪,照滿方圓一丈多。
除此之外,坐在前面幾個坐席上的國主,身上神光也不短,至少都有三尺。
接下來就長短不一了,依生前功績論,有多有少。
幾個出名的昏庸之君,身上只有一層淺淺的白光,連毫毛長短都不到。
他們連坐席大資格都沒有,只好尷尬地站在殿門口,單獨地有流水席給他們。
“大遼立國三百年,要說國祚也不算短了。遍覽史冊,歷代王朝之壽,不過兩三百歲,能有三百二十餘年,已屬高壽。”
坐在首位上的遼國開國之祖舉杯道。
“即便而今國運斷絕,也不能說夭折,諸位何必沮喪。”
他環視著殿內歷代國主,大多沉悶著,臉色都不太好看。
遼國國運變化,他們這些位於冥土鬼國的祖宗先輩們,是最清楚的。
陰陽兩界,本就是互相影響,陽世的氣數變化,在幽冥之中反映出來尤其明顯。
他們生前都是主宰遼國的國主,事後也因龍氣一靈不昧,轉化成冥土的鬼神,隨龍脈興而興,隨龍脈衰而衰。
陽世遼國這些年民心漸失,又被奸人竊取龍脈之氣,直接導致他們受到大給養大大減少。
很多生前沒什麼功績的國主,已經感受到自己在虛弱下去了。
“武王,我等能安享陰福,全奈陽世氣數供養,若是遼國國滅,眼下這大好福地,不過是空中樓閣,早晚腐朽,湮滅成土。”
有一位國主離席下拜,言辭懇切道:
“求武王指點迷津,開解破局之路。”
接著,一個又一個,席位靠後的國主,一個接一個地離席下拜,異口同聲地說道:
“求武王指點!”
武王,其實就是遼武王,他生前以武功卓著,南征北戰打下了遼國疆土,諡號為武,是以被稱為武王。
傳聞武王無後,傳位養子,這下面下拜的其實跟他沒有血脈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