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家區區一七品內侍,可不敢稱公公。王大人才是本場主考,自然都聽您的,何必問雜家呢?”
那王大人放下心來,這宦官不似要為難他的樣子。
於是恭敬地請出一箱試卷,簽字畫押,蓋上大印,揭開火漆,將封存的一張張試卷分發下去。
試卷都是空白的,考題要等會兒才會發布。
王大人是主考,但是出題不是他一個人的事。
幾個考官將樣題取出,是封存在另外一個箱子的,印刷出來的考題,都在這裡。
差役將考題單獨發下,沒人一張,頁面破損缺口汙染者可以調換。
周迅正襟危坐,領到考題時看了看。
“第一題就是數算?這是上的雞兔同籠之題。”
“雞兔同籠,有頭七十二,有足二百二十二,問雞與兔各幾只。”
這題不難,周迅心算一下,就在旁邊答題卷寫下答案。
第二題,考的是經義,是自摘出的一段,約二十句,問這段講的是什麼,涉及的典故。主要考的是對經義的熟悉程度,不熟背必考經典書籍的考生,這題就答不上。
周迅對經典倒背如流,這題毫無難度,稍微考慮下,就答完了。
接著,還有十幾道題,考地理,天文,歷史,博物,各種都有,有些卻是刁鑽古怪,周迅也要思考一會兒才能下筆。
考官在貢院裡來回巡視,不時糾出一二考生,命差役叉出,聽候處置。
被取消資格的考生當場嚎啕大哭,引得人心煩意亂。
接著就被關到了貢院邊上的黑屋,暫時不能放出去。
周迅對面那考生,二十多歲,這時煩躁著,就抓頭皮,頭皮屑飛了一地,眼睛就不斷在往這邊瞄。
周迅不動聲色地將寫好答案的幾張卷面吹幹,倒扣在左手邊,然後接著答題。
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差役們送來了貢院預備的午餐。
一葷一素,加上米飯,不少考生都暫停答題,用著午餐。
周迅也分到了一份,只是一筷子他也沒動。
“哼!”
“真拿我當白痴了!就這個樣子,誰會下筷?”
周迅面色不愉。
他的這份午餐,是油綠色的,泛著酸氣,一看就是餿了。
“我還以為是什麼了不起的手段,原來是這般惡心我來了!”
“端的是不要麵皮!不當人子了!”
這就是下三濫的手段,不甚高明,用意只是惡心人。
確實,換了旁人,免不了此時就要大怒,乃至於咆哮考場……縱然最後能換一份食物,心情卻全被敗壞掉了。
“這也就罷了,不過是小孩子鬥氣的把戲,且不和你計較。”
周迅幹脆不碰飯食,繼續答題。
過一會兒那差役又來了,見著這沒動過的碗筷,挑釁的笑著,還給了個欠揍的表情。
“……”
周迅不理會他,只是答題,只是暗自盯緊他的一舉一動。
那差役見面前這小孩居然不上當,也是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