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九天玄經》出自蜀山劍俠傳,長生是毫無疑問的,簡單,只是四百九十年一次的四九天劫,一千三百年一次的千三大劫,都是在催促著修行中人,你不要待在這裡了,飛升靈空仙界吧!而且這劫難威力一次比一次大,遲早會堅持不下去。所以其實人間逍遙的時間也不長。飛升只是早晚的事情。
這個,蜀山世界的這些個修行之人,不著急壽元,他們著急的外功不圓滿不得飛升,也就是不急著成為金仙。
只有金仙篇的修行,提到了“太清仙光”這種修行過程。將自身先天一氣從無形煉至有形,再至無形,反複鍛煉,蛻變七次,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最終將自身先天一氣接近太清祖氣,循著太清天尊的道路拾級而上,最終“得見太清”,將自身一切神通法術都凝聚成為一道太清仙光,從此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初步做到了元氣自迴圈,無限能量。
再進一步,就是無根之源,自己就是元氣之根源。
這是煉氣的路子,在林正陽看來,蜀山世界的仙道只有到這一步才能真正算是成仙了道,之前不過是在為這一步做準備。
至於煉神的路子,林正陽實驗過,其實沒有多少出路,無非是陽神嵌入天道,運轉造化,天心意識與人心道心相互博弈,在被天地同化之前就要按照預先伏下的手段脫離合道的狀態。
好處是,每一次都能直接接觸天道,可以獲取無窮智慧與知識。
壞處是,天心時刻在同化陽神,要將陽神承載的記憶情感全部洗白,返回天地之間大迴圈。每一次陽神嵌入天道,汲取知識與營養,都會損失不少,或許是某些不在意的往事,或許是小時候的某次遊玩的記憶……
陽神的強大,來自於記憶,來自於智慧與情感,這種合道手段,其實就是在用自己的一世又一世經歷,去向天道換取智慧,然後陽神再次轉世,等待幾十年後重複。
這種一次又一次天人博弈,最終成就的,是毫無破綻,璀璨無暇,堅定到不可思議的陽神道心,甚至能夠以陽神運轉天道,反複錘煉,剔除本身的瑕疵,消除那些不希望保留的記憶。直至最後,天心不能再同化我,陽神的本質已經可以與天意並列,甚至取而代之,成為天道執掌者,以陽神奪舍天地,成為天地主宰。到了那時,就可以稱一聲,天尊道祖。這就遠遠超出了金仙的範疇了……
只是具體如何修行,林正陽畢竟不是走鬼仙之道的,不太明白如何上手。他所謂大成陽神也只是相對於他這個層次來說,算是相對的巔峰,並不是真的就不能進步了。
這條路,需要無數次的轉世,以及大智慧,大執念,大毅力,而且這條路漫長的看不到終點,只是最終成就,也是非常可觀的,這是鬼仙之道,雖然磨難多多,卻也是一條證道路。
大明世界的冥土,就存在著大量這種老不死的。他們往往已經忘記了過往所有記憶情感,只保留著一部分執念,不過換來的是與天道相合時獲取的海量智慧與知識。額,他們其實很安分的,因為只有少數執念還保留著。他們活得純粹,自在。
林正陽曾經嘗試過一次這種修行方式,那時他剛剛陽神成就,日遊萬裡,自以為了不得,結果短短一瞬,不到二十分之一秒的時間,就失去了出生一年內的大部分記憶。好在預設的法寶,強行打斷了他與天心相合,讓嵌入天道的陽神回到身體。
那失去了就是真的失去了,就算你備份了記憶,也只是相當於看一場以自己為主角的電影,過往的情感再也回不去了。
好處也是相當明顯,林正陽不過雙九年華,就擁有了別人數百年都未必能夠達到的大成陽神境界,可見那短短一瞬,他從天地之間獲取了多少知識。後來修行一日萬裡都是這次合道獲取的資糧。
只是一次就能進度如此,那麼那些在冥土不知道呆了多少萬年的老牌鬼仙呢?簡直難以想象他們的境界與能為。
難怪大明世界,是最高等的仙道世界,甚至隱隱約約只在洪荒之下。從這個細節之處就能推測出來了。
主神空間幾次派遣輪回者進入大明世界,結果全軍覆沒……
後來似乎是達成了什麼協議,據師傅說過,曾有仙人逆向找出主神空間,差點攻入其中,雙方對峙,差點爆發仙戰……
大明世界,水深且混,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