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4年,吳越夫椒之戰。
西施跪在浣紗石上,指尖絞著素紗,溪水映出她眉間愁雲。身後傳來急促的腳步聲,范蠡的青衫沾著晨露,腰間玉珏刻著“復國“二字——那是勾踐親賜的密令。
“明日便是入吳宮的吉時。“他的聲音壓得極低,袖中滑出個赤金小瓶,瓶身刻著猙獰的饕餮紋,“失魂散需溶於酒中,七日後夫差將形如傀儡。“西施望著瓶中暗紅粉末,想起昨夜夢見的苧蘿山。那時她與鄭旦在溪邊採蓮,范蠡第一次騎馬經過,馬鞭上繫著的正是鄭旦送的香囊。溪水漫過腳踝,她聽見自己問:“若吳宮火起,我該護誰?“
吳宮椒牆內,西施對著青銅鏡描眉。夫差送的九曲金步搖壓得鬢角生疼,鏡中倒影卻忽然疊上鄭旦的臉——她此刻該在越宮,替自己給母親送藥。“愛妃在想什麼?“夫差的聲音帶著酒氣,龍袍上的雲雷紋蹭過她肩頭。他抬手替她簪花,指環上的“吳“字戳到她鎖骨,那裡有處極淺的硃砂痣,是范蠡親手點的守宮砂。
酒盞遞來時,西施指尖劃過杯沿,將范蠡給的藥粉彈進袖中。案上的鱸魚燴還冒著熱氣,她想起越國饑荒時,鄭旦曾把最後半塊餅掰給她。青銅漏壺滴下第三滴水時,她忽然將另一個紙包撒進酒裡,那是從太醫院偷的提神散。
“大王且慢!“她按住夫差的手,袖口飄落的藥粉被燭火映成金色,“這酒...有毒。“
勾踐拍案而起時,案上的《越絕書》被震得翻開,露出夾著的美人圖——正是西施與鄭旦的雙生像。范蠡望著圖中女子 identical 的梨渦,忽然想起她們十五歲那年,他誤將鄭旦認作西施,送了支鑲玉簪。
“吳國密探來報,“文種展開羊皮卷,上面用硃砂標著吳軍佈防圖,“夫差近日神勇異常,竟能連射三石弓。“勾踐的指甲掐進掌心:“定是那賤婦背叛!“他抓起案頭的玉珏砸向牆壁,珏碎聲中,范蠡看見牆角陰影裡閃過的裙角——是鄭旦的茜紗裙,繡著與西施 identical 的並蒂蓮。
暴雨沖刷著姑蘇臺時,西施跪在夫差腳下。殿外跪著的太醫渾身發抖,手中藥碗盛著她調換的提神散,碗底沉著半片越字瓦當。
“越人以為寡人命喪溫柔鄉。“夫差捏碎藥瓶,碎片劃破掌心,血珠滴在西施眉心,暈開如紅梅,“卻不知你十三歲那年,鄭旦替你頂罪挨的二十鞭,孤都記在賬上。“西施抬頭,望進他眼底的暗潮。三年前她被選入越宮,鄭旦突然染病,診治的正是吳國太醫令。此刻夫差腰間的玉佩晃了晃,露出內側刻的“旦“字——那是鄭旦的小字。
“你早知道我是越女。“她的聲音混著雨聲,指尖摸到藏在袖中的金錯刀,刀柄刻著范蠡的字跡,“所以讓鄭旦扮成我留在越宮。“
越宮地牢裡,鄭旦望著鐵窗外的月光。她左頰的梨渦比西施深些,此刻卻因苦笑顯得猙獰。范蠡的鎖鏈聲從隔壁傳來,他腰間的玉珏不知何時換成了夫差的“吳“字佩。
“你以為送西施入吳是美人計,“她咳著血笑,指甲摳進掌心,“卻不知吳王早用'孿生換魂'之計,讓我替她受了三年調教。“頭頂傳來石板挪動聲,勾踐的臉出現在暗格裡,手裡攥著瓶失魂散:“孤要你替孤去殺夫差,否則...你母親的藥...“
鄭旦忽然大笑,笑聲震得燭火搖曳。她想起西施臨入宮前塞給她的錦囊,裡面裝著半塊菱花鏡,此刻正藏在她貼身衣袋裡,與夫差給的“免死牌“隔著心跳的距離。
冬至日,姑蘇臺大宴。
西施望著殿外飄雪,指尖撫過琴絃。鄭旦穿著越宮形制的禮服,站在勾踐身側,鬢角簪著的正是范蠡當年送的鑲玉簪。夫差的酒盞空了三次,每次她都替他換成摻了提神散的甜露。
“越王進獻的舞姬,倒有幾分眼熟。“夫差舉杯望向鄭旦,袖口露出的刺青與西施鎖骨的硃砂痣連成完整的吳鉤圖案,“孤記得越宮有個啞女,擅仿人筆跡。“勾踐的筷子頓在半空,鄭旦的指尖已按上袖中機關。西施忽然撥響離弦之音,琴絃割破指尖,血珠濺在夫差酒盞裡,與她調換的藥粉混在一起,竟凝成蝶形。
“大王可曾見過,“她望著鄭旦驚恐的臉,“雙生花如何共赴黃泉?“
公元前473年,越滅吳。
范蠡站在苧蘿溪邊,望著水中倒影。他左頰多了道劍疤,與鄭旦右頰的鞭痕遙相呼應。西施跪在浣紗石上,素紗已染成血紅,手裡攥著半塊菱花鏡,鏡面映出遠處姑蘇臺的火光。
“鄭旦呢?“他的聲音沙啞如老木。西施將鏡遞給她,鏡背刻著兩行小字:“吳鉤照雙影,越劍斷單魂。“血跡在鏡中晃成漣漪,她想起夫差嚥氣前說的最後一句話:“雙生花開時,便是越宮劫。“
溪水漫過腳踝,沖走了鏡上血漬。范蠡看見水中漂著兩朵並蒂蓮,一朵花瓣完整,一朵缺了半片——正如他永遠無法知道,當年在越宮替他擋箭的,究竟是西施還是鄭旦。浣紗石上,不知誰遺落了支金步搖,步搖上的東珠滾進溪底,像極了吳王夫差最後那滴未落下的淚。而遠處的越宮,正有青煙升起,那是勾踐在焚燒所有關於雙生花的記載。
苧蘿山風掠過,帶走了所有秘密。唯有溪邊的浣紗女們,仍在傳唱那首古老的歌謠:“一女入吳宮,雙生斷越謀,從來紅粉骨,盡作帝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