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東宮之路漫長,倒是需要從長計議,急不得這一時。
“下月花朝節,衍兒入宮來陪母後賞花如何?”皇後換了話題,言笑晏晏,撫住肖衍的手。
肖衍垂了垂眸子,隨意擺弄了一下腰間佩綬:“二月十五是阿晴的生辰,我在府內即可,就不入宮了。”
頓了頓,又道:“今後每年的花朝節,兒子都不便再陪母後了。”
“花朝節……”皇後臉上的笑意瞬時凝固,“為了一個罪臣之家的女子,你是連母後的話都不肯聽了嗎?衍兒,你自小習讀聖賢之書,當知人倫之禮,況且百裡春晴已死,你難道就打算抱著對她的回憶和想象過一輩子了?你可別忘了你還是南平的皇子,你身上還有肩負的責任!”
“阿晴過世不過半年,母後動輒以人倫和皇子身份來壓我,可知兒子正是讀過聖賢之書,才知因恪守的夫妻間的責任,”肖衍也微微動怒。
皇後啞然。
卻又沉了半晌,肖衍才在皇後怒瞪的目光下終於和煦了聲音:“今後兒子會多入宮陪母後,唯有花朝節一日,還請母後諒解兒子。”
從正陽殿出來,正是日頭高懸時,肖衍被日光曬得有些恍然,腦子裡迷糊,渾渾噩噩地便隨意沿著各宮殿間的夾道往前大步走去。
子賢慌慌張張地緊隨在其後,喚了好幾聲“殿下”,肖衍卻都完全沒聽見。
而忽見兩個太監抬著一具裹上白布的屍首沿著夾道走了過來,肖衍才驚異地停下腳步,站在一旁。
太監見到肖衍,慌忙跪了下來,埋著頭,不敢吱聲。
肖衍看那屍首的輪廓似乎是個女子,好奇問了一句:“這誰啊?”
“回殿下,是一個犯過錯的女子。她今晨不小心摔了一跤,磕傷了頭部,便不治而亡了,我們依規將她的屍首抬出去。”其中一太監應道。
此時一陣細風從夾道深處拂來,蓋住女子屍首的白布被風掀起了一角,露出女子灰青色的臉,雙目瞪得老大,磕破的額角似乎還在隱隱滲著血。
依身段而言,應是一二十出頭大好年華的女子,只是恐長期在宮中做了苦役,或是飽經磨難,細細密密的皺紋布滿了面部,而鬢角竟已有了一縷一縷的銀絲,令肖衍覺了些悲涼。
“啊……她不是那個……”子賢驚詫地捂住了嘴,別過頭不敢再看。
肖衍怔了怔,才示意那兩個太監趕快抬著屍首離開,再回過身拍拍子賢的肩膀,道:“差不多是有十二年不見了吧,她似乎……是叫宋貞韻對吧?我記得母後說她那時候是不小心誤食了鼠藥,中毒吐血而死,怎會今日再見到?”
又抬頭望著前方破舊昏暗又探不見盡頭的樓宇宮殿,問道:“前面是何處?”
“前面是永巷,是關押宮中女犯的地方。一般那些罪不至死又沒有主子肯用的宮女和一些失寵的嬪妃就會被送到這地兒來,任她們自生自滅,”子賢蹙眉道,“這地兒陰氣太重,死過很多人,聽聞夜裡還常會有鬼魅出現,邪氣得很,殿下我們還是趕快離開吧。”
“永巷……”肖衍重複著這兩個字,頷首道,“以前倒也聽說過這地兒,想來如今應也有眾多宮女身處其間,實在可憐……那宋貞韻應與我年歲相仿,在永巷中竟然衰老成這般模樣……”
說著,不由地又深深嘆了口氣。
“是啊,皇後娘娘宮中有個小宮女嫚兒,是我的同鄉,幾個月前將一支牡丹剪壞了,聽聞就被送到永巷了,如今也不知她是死是活,”子賢臉上浮出一絲同情,一邊走一邊道,“那個地方實在陰森可怖,尋常女子大都熬不過三月的,更何況如今剛剛過了一個寒冬,恐怕凍死掉的人都不計其數……”
又是皇後?肖衍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不禁想起百裡氏出事那日,皇後派錦文來傳話說需要侍疾,召自己入宮。百裡春晴本也想要一同前往,錦文卻三番退阻,不允百裡春晴與自己一道入宮。
而在宮內幾日,皇後一直稱病臥床,不允自己離開正陽殿半步。待自己終於再得機會出宮回府時,府內早已變故,物是人非,生死相隔。
肖衍不禁沉思下來,臉上感到僵硬。
又聽著子賢仍自言自語道:“嫚兒長得很好看,是我們鄉裡遠近聞名的美人,若不是因家境窮寒,也萬萬不會送進宮為奴為婢。她家中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妹等著她每月的月奉為活,也不知嫚兒出事之後,他們可如何活下去……”
“你說,是我母後送她去永巷的?”半晌,肖衍收回了思緒,才開口問了一句,又止住了腳步。
子賢一下子停住嘀嘀咕咕的話語,緊張地看著肖衍:“不不不,此事與皇後娘娘無關,下人做錯了事,自當受罰!”
“不過是錯剪了花枝,根本罪不至此。”肖衍輕聲說道,鎖緊眉頭。
想起過去在二皇子府內,下人也難免會有做錯事的時候,百裡春晴心善,從不忍責罰。
有一次一個小丫鬟洗衣時,不小心將她最喜愛的一件襖子洗破了口子,而她也不過是罰小丫鬟十日不準洗衣,而換去清掃庭院。本以為會被重罰的小丫鬟驚喜地連聲道謝,而後百裡春晴才告訴自己,那小丫鬟手上生了凍瘡,恐怕是因此才會不小心洗壞了襖子。
而若百裡春晴知道有下人因剪壞了花枝而被送到永巷,生死未蔔,她會如何做……
肖衍思緒混亂,又回頭遙遙望著永巷陰暗夾道,不知為何,竟恍然覺得那永巷之中似乎曾隱隱傳出過百裡春晴的聲音,又彷彿能看到她從中走出來,向著自己。
肖衍忍不住揉揉眼,才覺一切不過是幻象而已。
而眼中也忽而有了淚光,以袖拭淚,心中陡然空落得不知所以,茫然若迷,緩步走到牆角,扶住朱紅牆壁,拳頭緊緊地捏住,開始忍不住低聲抽泣起來。
聲聲啼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