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南平光啟皇帝不喜後宮,對女色從來都是淡漠。自弱冠之年繼承大統後,幾十年間,也只選過一次秀,後宮嬪妃寥寥,早無新人出入,如今已年近半百,膝下卻只有六子一女。
六子之中,大皇子肖玉乃是皇帝與先皇後孫氏所生。對這個嫡長子,皇帝自然是寵愛有加,一出生便立為了太子。肖玉性子乖張,貪婪善妒,胸無大才,實非太子的合適人選,因而眾朝臣多次提及廢黜之事,但皇帝雖看在心裡,也耳聽著群臣的非議,卻始終沒有要東宮易主的打算,使肖玉如今氣焰越甚,目中無人。
二皇子肖衍是皇後尚為貴妃時所得。肖衍溫厚親和,知書達理,少了帝王殺伐決斷的氣魄,也沒有什麼宏圖志向,不過是富貴閑人一個。但話說回來,倒也是個宜室宜家的男人。
三皇子肖陽生性隨和,為人多善意,皇帝常道肖陽的性子與他最為相似,因而也頗得皇帝欣賞喜歡。曾有朝臣私下議論,若不是因肖玉為先皇後所生,或許皇帝便會立肖陽為儲君。
四皇子肖儀生母只是個嬪,産下肖儀後,尚未來得及冊封妃位,人就已經去了。皇帝對肖儀生母感情不深,對肖儀的一切也並不上心,只由乳母孟氏一力養大,可惜孟氏也在肖儀七歲時早逝。但好在肖儀志不消沉,詩書皆通,文武兼濟,為數不多的皇子之中,也算是佼佼者。
五皇子肖佑為人老辣,鋒芒太甚,對肖玉德行的不滿早已言表,好幾次明裡暗裡與肖玉激化了矛盾,自然也被肖玉視為了眼中釘,欲除之而後快。
最幼的六皇子肖燁仍在始齔之年,活潑熱鬧,皇帝十分喜歡。
而皇帝膝下唯一的公主肖汝寧剛到及笄之年,正是青春芳華,又生得明豔動人,皇帝一直有意擇一高門貴胄之家的公子與肖汝寧為夫婿,卻一直未得合意的人選,令皇帝頭疼不已。
只是如今更令皇帝頭疼的,則是手中這一卷聖旨上印上玉璽,便可立即令百裡氏一族百人人頭落地。
皇帝緊閉著雙眼,口中不停念著百裡昭之父曾對自己有授業之恩,而百裡昭本人也是自己這風雨飄搖的江山最有力的支撐和依靠,若是沒了百裡昭,自己便如失去了左膀右臂……
北方契丹,西北胡人,南方藩鎮,獨每一樣都足以將南平社稷傾覆。
“皇上……”戚德業弓著身,打斷了皇帝的思緒,“若不是就這樣恕了百裡氏一族的性命,便讓男子充軍,女子為婢……”
“放肆,朕還需要你教朕如何做!”皇帝怒而一拍桌子。
戚德業慌亂跪了下來:“老奴失言,皇上饒命!”
皇帝心緒煩亂,無心計較戚德業所說的話,而心頭對是否要殺百裡氏還是猶豫不已,指尖用力地掐著翡翠珠子,指節發白,手心發汗。
正當此時,卻聽殿門轟然一聲響動,一個衣衫襤褸的老人不顧侍衛阻攔,跌跌撞撞地沖進了殿內,一下子撲倒在地。
老人身後緊跟著驚慌失措的皇後等人,皇後正囑著宮人試圖去抓老人。
“這……”皇帝一驚,站起身來。
“皇上……”老人雙膝跪地,流淚滿面,深深磕了一個頭,“百裡昭自問一生輔佐皇上大業,鞠躬盡瘁,若是長子確是做了有違皇恩之事,自是當以死謝罪。但百裡昭請求皇上留得百裡氏一支血脈,饒恕了小女百裡春晴一命!”
皇帝眉目沉了沉,未複百裡昭的話,只望向了皇後:“皇後,你怎麼回事?”
皇後也忙跪了下來,面色微微有些難看:“是臣妾的錯,本想去送百裡昭和百裡春晴一程,沒想到百裡昭竟乘人不備,掙脫了繩索,以臣妾性命為威脅,從天牢中逃了出來……”
“私探死刑犯,縱使你是皇後,也僭越了!”皇上聽罷,臉上更加不爽,卻是又於心不忍地低頭看了百裡昭一眼,閉了閉眼,若有所思地轉過身去。
“百裡昭挾持當朝皇後,罪責當即斬!皇上切莫再婦人之仁了!”皇後見皇帝似還不忍殺之,也顧不得皇帝正在氣頭上,直直地講道,“而百裡氏犯上作亂,意圖顛覆江山社稷,皇上若再是心慈手軟,北方外族和南方藩鎮恐怕更會囂張,皇上還是早下決斷才行啊!”
百裡昭轉頭看著皇後,渾身顫抖,老淚縱橫:“皇後,晴兒好歹也是你兒媳,你怎可如此心狠手辣非要趕盡殺絕!況且這謀逆之事,僅憑一幅卷軸和幾封書信,就要取我百裡氏數百人的性命,未免也太過兒戲了!”
“混賬,皇上已定奪之事,你竟敢質疑!”皇後叱道,又朝著皇帝磕了一個頭,“皇上,朝外北有契丹一直在邊境作亂,而朝內禁軍統領竟與皇子勾結,更是動搖江山社稷!您可知百裡弘義所傳給三皇子的書信中是如何寫的?‘天子無德,昏庸荒淫,外族侵之,天助君承,願為前卒,直登延和’……”
“住嘴!”皇帝將手中翡翠珠子猛擲下地,珠子四下亂飛,“給朕殺!百裡氏全部給我砍頭,把他們的人頭全部被朕懸於市集城門之上!我倒要看看誰還敢直登延和!”
龍顏大怒,皇後也驚得不由險些跌坐在地上,身子顫了顫。
“皇上……皇上……”百裡昭匍匐向前,跪在皇帝身下,顧不得一世高潔顏面而放聲大哭,“就算皇上……就算皇上要殺我全家,但求您恕了小女一命……晴兒她一世與人無爭,又和二皇子夫妻恩愛,如今才不過雙十之年,她還年輕……”
皇帝未言,宮中侍衛已紛紛入內,抓住百裡昭便往外拖。
百裡昭拼命掙紮,聲音嘶啞,字字泣血。
皇後忍不住蹙眉,在錦文的攙扶下站直了身子,望著皇帝沉重肅穆的背影,剛擠出了一絲笑意,卻見皇帝驀然轉過身子,對戚德業囑道:“就饒了百裡春晴,讓她回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