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延和殿內的氣氛沉悶得如要窒息,掐住了殿內每個人的喉嚨。
戚德業深俯著身子,臉色煞白,大滴大滴地汗水沿著臉上不甚清晰的皺紋不停地往下滴,但卻又不敢拭汗,生怕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讓龍椅上那人一聲令下,而致自己身首異處。
雖然服侍皇帝已有二三十年了,但卻是第一次見光啟皇帝肖元如此動怒過。
印象裡,這位皇帝為人寡淡平靜,喜怒少形於面上,甚至不如皇後那般殺伐果斷雷厲風行,但如今這一事太過出乎皇帝的意料,使他棄了平日裡那溫和的面具,額角青筋暴起,猛地一拍桌子。
主管皇城司刺探事務的禁軍副統領洪英埋低了頭,臉色也已是慘白不已。
“此事……確是當真?”皇帝身形俱怒,但還是有些控制不住的顫抖。
洪英擦了一把額上的汗:“屬下以項上人頭擔保,絕無一字虛言!”
皇帝站起來,轉過身去,手中拈著一串通體晶綠的翡翠珠子,又仰頭望著一下窗外徐徐流雲,再一把緊緊抓住了龍椅扶手,緩緩從口中吐出了聖意:“百裡氏誅九族,至於肖陽……肖陽……容朕再想想。”
洪英微微一震,忙跪拜道:“屬下遵命!”
而洪英才退出殿內,皇帝身子已是不穩,頗有些頹然地跌坐在了龍椅上,半晌後才喃喃自語道:“肖陽……陽兒……他怎會……”又深喘了幾口氣,“朕雖不是一個好父親,但自問對他也從無苛責……”
戚德業明白皇帝雖似自語,實則卻是在尋求自己的意見,但事關皇子與朝臣謀逆犯上之事,自南平開國以來卻是絕無僅有的,無先例可循,更不知當是如何處理。
於是也擦了擦汗,小心斟酌著字句,輕聲道:“既是三皇子與百裡弘義同犯下此罪,那皇上便不如就寬恕了三皇子這一次,讓百裡弘義悉數擔了罪責,至於真相……對外秘而不宣便行……”
皇帝垂著眼眸,有些失神地隨手翻著案幾上的摺子,目光凝固在其中一本摺子上,順手展開看了看其中載記有關江南旱災的賑災舉措,條條在理,而落款上百裡昭的名字卻是字字誅心。
百裡昭乃是當朝太傅,更是自己身邊萬般敬重甚至有些依賴的能人和良師益友,數年來也是情誼頗深,而自己方才所言的“百裡氏誅九族”,則意味著要讓百裡昭的頭顱也獻上。
可誰讓他百裡昭的兒子百裡弘義敢與三皇子肖陽勾結,動蕩三軍,意圖弒君奪位呢?
皇位之事重大,若是心軟,恐怕將有更多的人覬覦著這把龍椅。皇帝深知南平國本就已是風雨飄搖,北有契丹不斷入犯,西北多有胡人暗聚勢力,南也有諸多藩鎮正蠢蠢欲動,朝中言官更是成日批判進言,早已令自己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而近年來,言官們對東宮太子肖玉的不滿之聲越是甚囂塵上,眾人紛紛另提太子人選,更令皇帝焦頭爛額。
皇帝的指尖不停在百裡昭的名字上來回劃過,直到那摺子上的墨跡已被指上浸出的細汗融透,才低聲開口:“三皇子亦是罪不可赦,三皇子府上下,皆也誅殺之……朕不以儆效尤,那些人便以為朕都快死了!”
戚德業領命,惶恐地退出了延和殿。而才步出不遠,遙遙便見皇後張氏的鳳輦浩浩蕩蕩地穿透烈日而來,急忙退靠一旁,低眉恭敬地迎了皇後一行。
皇後見戚德業,也忙屏退了眾宮女,在掌事宮女錦文的攙扶下下了鳳輦,走到戚德業跟前,低頭問道:“皇上如何下旨了?”
“百裡一族,皆誅……”戚德業擦擦汗,“三皇子府上下,也是一個都逃不了了。”
皇後頹然一怔,險些有些站不穩。
戚德業急忙上前扶住皇後,哀聲道:“娘娘您可得保重啊!”
“戚德業,本宮與你相識多年,知道你對本宮是忠心耿耿。你告訴本宮,依皇上方才的態度,這所下的旨,這百裡弘義之事,可會影響到衍兒?”皇後低聲問道,“你知肖衍是本宮唯一的孩兒,本宮只怕他會因百裡氏一案而……”
“二皇子妃是百裡昭的獨女,也是百裡弘義的妹妹,若是按聖旨誅九族的話,其罪必是當誅,”戚德業小心斟酌著字句,“但不論如何,皇後您不是一早就想讓二皇子出婦了嗎?此事或許正好一併解決了皇後的後顧之憂,也不怕百裡昭會對皇後怨恨了……”
皇後蹙眉:“出婦是出婦之事,本宮只怕影響了衍兒的前程。皇上現在恐怕正在氣頭上,本宮去的話,恐怕是火上澆油,還是先回正陽殿吧。若有任何風吹草動,你便遣人來告知一聲。”
戚德業應是。
皇後說罷,又轉身對錦文道:“只怕是百裡氏那邊也已快了,你趕快去二皇子府找衍兒,就稱本宮身子有恙,讓他入宮侍疾。記住,只讓他一人入宮,千萬別讓百裡春晴跟著一道來。”
百裡春晴身著單裙,隨意地斜躺在涼席上,頭頂上的葳蕤枝葉散下樹蔭,但還是抵不住這夏日炎炎熱風襲來。
手中執扇,不停地搖著,更是出了一身汗,便喚來隨嫁的小丫鬟韞玉道:“韞玉,給我拿些冰鎮的綠豆湯吧,快點快點,我都要熱死了!”
“夫人,殿下說了,您剛剛小産過,身子還沒複全,不能喝多了冰鎮的東西……”韞玉為難,又接過百裡春晴手中的蒲扇,“不如我來幫你扇扇子吧,這樣多少會涼快些……”
“哼,他可管得真寬啊,”百裡春晴無奈地坐直了身子,用手托住下巴,抬眼見日頭已偏西,又轉頭看了看緊閉著的府門,自語道:“他這都入宮大半日了,怎麼還不回來啊?”
“皇後不是說她身子不好嗎,殿下是她膝下獨子,多陪陪她也是應該的,”韞玉一邊扇扇子一邊說著,又打了個哈欠,“只是我覺得吧,自夫人您小産後,皇後這召見殿下的次數是越來越多了……她再是母儀天下,按理說也應當多關心您才是啊!好歹按民間說法,她也是您婆婆,而就算她不願關心您,也應當讓殿下多留在您身邊陪著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