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一會兒無果,立香搖搖頭,把問題擱置到一邊。
時間在做閱讀、寫數學作業、準備聖誕節與聖誕禮物中一日日過去。
期間立香還被夏洛克的簡訊叫出去過一趟。
“倫敦的罪犯都去過聖誕節了嗎?蘇格蘭場連盜竊的報案都沒有,太奇怪了,沒錢怎麼過聖誕。”
以為終於遇上一個案子,結果發現白跑一趟的夏洛克一臉不滿地坐在咖啡館裡,看上去就像一隻正在發脾氣的貓。
“人家可能提前準備好了錢,畢竟很少有人想在監獄裡過聖誕節。而且夏洛克你為什麼這麼閑?這個時候不是應該在處理聖誕採購或者掃除之類的事情嗎?”
“y和daddy在希臘度假,我自己一個人過。”
聽上去怎麼如此悽慘。
想起羅曼說如果有同學可以帶到家裡,英國人很重視家庭party,而福爾摩斯後來在迦勒底又是兩位常駐英靈之一,相處起來就像家人一樣,立香很自然地開口邀請:“那要不要來我家一起?只有醫生和梅……我的家庭教師在,沒有其他人。”
停了停,她忽然反應過來:“不對,好端端的你父母怎麼會丟下你一個人過聖誕。我記得你好像還有個哥哥吧,因為你們在鬧矛盾,所以故意給你們留了空間?”
“我平時不管怎麼說你都不肯動一動你的腦子,這時候倒是智商突然上線了?真不可思議,rika,你該好好管理一下你大腦的利用時間了,別浪費在沒意義的事上,你的大腦會哭泣的。”
“我覺得我很好,現在的問題是你。”
“我才不要和他一起過聖誕!而且只有我和他兩個,你能想象那個畫面嗎?一場戰爭!最糟的那種。”
……怎麼都上升到戰爭的高度了,原著裡福爾摩斯和哥哥不是感情很好嗎。
立香頭疼地揉了揉額角:“那就邀請哥哥一起來。”
“你為什麼要叫他哥哥!?”
“傻瓜,因為你沒告訴過我哥哥的名字!”
哦,天哪。
她都說了些什麼。
立香痛苦地捂住了臉。
總覺得下學期的生活不會好過了。
作者有話要說:
梅林送的《英語民族史》裡關於亞瑟王的片段感覺是亞瑟王生平簡介裡的巔峰之作了,丘吉爾的身份和經歷決定了這本作品的角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國內新華出版社引進並翻譯了這套書,相關段落我和英版原文校對了一下,只有一個地方翻譯錯誤,幾句話高度意譯,沒有任何刪改曲解,總體質量在水準之上。
評論裡我放了中英雙語對照的完整版,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或者說請務必吃下這份安利!
另外,丘吉爾在提亞瑟王傳奇的段落裡只說了亞瑟,沒提傳奇裡的其他任何人,但是在後面講亨利一世的時候提了梅林。
這兩個人的象徵意義真的很重,無論是否在歷史上存在,影響力都是確實的。
這章放出來也算是為魔戒副本預熱。
跟逆轉未來不一樣,魔戒篇因為是二合一的crossover,從世界觀到地理到人物全部重構,風格也會切成正劇風,寫寫認真模式下的先知和救世主。
再放一次奈須的這段話吧:
如果光是從立場的角度來分析,不管怎麼看梅林都像是在《指環王》中出場的,變得年輕帥氣,如同爽朗的王子一般的甘道夫。是颯爽登場的,中土大陸的美少年!
明明擁有著非常高的地位,卻在能力與活躍的行為上有一些微妙之處,這一點十分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