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意有些赧然,微垂眼睫,低聲應了句:“是。”
“他覆滅東突厥時,才十八歲,天資不弱於朕,而在那之前,封地也治理得當,吏治清明。朕令他於洛陽開府,他便大肆網羅文臣武將,朕曾親往問詢,不乏宰輔之才,”皇帝有些自豪,笑道:“朕留給他的大唐,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這樣的天下,守成之君是擔不起的,要有一個銳意進取,頗富鋒芒的新君才行。”
皇帝目光之深遠,顯然遠非鐘意所能比,她頓了頓,方才道:“那太子呢?”
“太子不行。”皇帝為之搖頭,隱有殺伐之意,道:“君弱母強,他必然會依仗皇後,皇後居於內宮,便要聯絡外戚,何氏一族野心勃勃,長此以往,未必不會鳩佔鵲巢,屆時,李氏一族如何自處?”
鐘意微驚:“可秦王的母家,不也是何家嗎?”
“你當他與何家有多少情分?”皇帝不以為然,雲淡風輕道:“何家左右下注,吃相難看成這樣,正如那道人所言,來日便有傾家之禍。”
鐘意聽出他話中深意,顯然這對父子早有默契,等到李政繼位,便會著手清理何家。
“那皇後呢?”她心中愕然,隨即道:“皇後畢竟是秦王名義上的生母,何家也是她的母家……”
皇帝轉目去看她,目光鋒銳:“朕已經留了遺旨,他日朕死,便叫皇後殉葬。”
鐘意悚然一驚。
“帝王家是很難有深情厚誼的,居士,”皇帝靜靜看著她,道:“像青雀那樣的死心眼,世間怕是再找不出第二個。”
“朕是父親,也是丈夫,但最重要的身份,始終是大唐的天子,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時候,只能舍棄一些東西,”他繼續道:“君主的無情,才是對這天下最大的擔當。”
鐘意在皇帝的話裡察覺到了另一層帶著殘酷與血腥的深意,她頓了頓,方才道:“可秦王他……”
“他對你太過在意了。”皇帝手指摩挲著茶盞的杯沿,道:“朕原先是想反對的,但後來仔細想了想,還是作罷了。”
鐘意問道:“是什麼讓陛下改變了主意?”
“居士,你有傲骨,一腔正氣,還有慈悲心,君主也會有犯糊塗,但又聽不進朝臣勸諫的時候,朕覺得,你會是青雀的賢內助,”皇帝少見的表露贊賞,笑道:“你不是何氏,遠沒有她那麼重的得失心。”
鐘意聽他誇贊,倒有些無措,道:“陛下謬贊了。”
皇帝淡淡道:“你擔得起。”
這問題有些深了,也太過久遠,鐘意思及他先前所言,順勢轉了話頭:“陛下曾見過秦王殿下天策府中諸人?”
“唔,”皇帝道:“青雀畢竟年輕,朕怎麼能不為他掌眼?”
鐘意心中忽然浮現出一個念頭來,試探道:“陛下以為……長史宗政弘如何?”
皇帝面有贊許之色:“他是不世出的能臣,來日青雀稱帝,他可做宰。此人雖有酷吏之嫌,卻會是君主手中最為鋒利的一把劍,羅元崇寬仁,可與他彼此制約,共掌尚書省。”
鐘意聽得一笑:“陛下倒很欣賞元崇。”
“元崇此人,正是世間少有的忠耿之士,”皇帝頷首道:“且是出自寒門,更可倚重,削弱世家。”
鐘意又道:“天策府司馬蘇志安,陛下以為如何?”
“志安嗎,”皇帝略微沉吟,道:“司馬掌軍,職權之重,僅次於長史,此人才幹不凡,也是諸人之中,最為忠於青雀之人,假以時日,成就不可限量,高則為靖,低則為績。”
鐘意聽得頷首,正待再問,卻聽外間內侍來稟,道:“陛下,秦王殿下來了。”
“他倒真是看重你,”皇帝輕哼一聲,沒好氣道:“唯恐你在朕這兒受了委屈。”
鐘意心中溫熱,聽皇帝這樣講,卻不知說什麼才好。
說話的功夫,便有內侍領了李政過來,皇帝氣道:“仔細看看你的居士,可少了一根頭發不曾?”
李政並不怕他,笑嘻嘻的過去,挽住鐘意手,居然真的從頭到腳仔細打量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