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太冷眼恨了她一記,語氣冷凝斥道:“胡說什麼!”
趙媽媽碰了一鼻子灰,不過她知曉大太太此時在氣頭上,趕緊縮回頭,跟在大太太身側再不敢開口問。
雖說斥責了趙媽媽,大太太心裡卻如同趙媽媽所說的一樣,猜測是不是孟老太太已經發現了什麼......
可嘆她花的五千兩銀!大太太想起那錢就一陣心痛,雖說她用了其他府裡開支的用度才好不容易搪塞過去,可對於孟府來說,五千兩畢竟算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甚至可以買下東城府的一所二進三的院邸了。
這五千兩花出去不但沒有攪黃親事,反而這安平王府的人是一次次上門,像是一點不受影響似得。
該死!
大太太越想心中越是難受,手裡的帕子也不自覺緊緊絞在一起。
.........
上次與此次的來的人雖說一樣,只是安平王夫人與三房林夫人。但此次的安平王府不但禮數周全,名帖、禮品更是一樣不落,做足了面子。
碧音院裡的內室桌子上,擺滿了禮品錦盒,從開啟的幾只盒子隱約可看見裡面露出的貴物一角。
趙姨娘從外面快步走進來,見孟如襄已坐在妝奩前梳妝完畢,不由地好生打量了她上下幾眼,消瘦的臉上難能地露出了久違的真心實意的笑。
“五小姐生的是好的,這麼巧手一打扮,更是好了。”
孟如襄今日心情極好,她難得耐心回應道:“等我嫁入安平王府,看府裡誰還敢對我冷眉豎眼,特別是孟如瑤,平日裡端著一副嫡女派頭高高在上......”
趙姨娘聽她口無遮攔,趕緊拿帕子輕捂了她的嘴:“你可別說這樣的話!你還不清楚你父親最討厭女兒家爭風吃醋了嗎?那七小姐雖說是派頭了些,但她有賢名在外,你若是硬要與她爭個高下又能如何?這門親事是我好不容易從你父親那裡求來的,你就不要再多惹是非,好生收斂性子,以後嫁到夫家便是人家的媳婦,要知書達理、溫順恭敬,孝順公婆......”
“行了行了,”孟如襄厭煩地將她的手揮開,示意丫鬟將自己扶起來坐到桌邊去,“你整日整日說這些有意思嗎?”
孟如襄坐下後將未開啟的錦盒挨個地開啟看,除了兩只五十年的長白參,還有一對玉蟬蝶翼紋對簪、珍珠翡翠耳墜各兩對、一對青玉手鐲,還有一對織金彩的瓷瓶,釉白的底瓷,瓷面上是畫工精緻的織金彩,看起來十分端莊大氣。
“姨娘你看,這對瓷瓶可真好看,擺在你屋裡的多寶閣上一定很適宜。”孟如襄對著趙姨娘笑了笑。
趙姨娘原本擔憂的心瞬間放下幾分,道:“姨娘可以不需要這些物件,只要我的五小姐平平安安就行。”
孟如襄聞言瞥了她一眼,卻沒再說什麼。
兩人正說著話,簾子外面有個人探首探腦地。
孟如襄瞥了一眼,高聲道:“有什麼事進來說,別在外面鬼鬼祟祟的,我這院子氣正的很,可容不下什麼妖啊鬼啊的。”
那人聽後趕緊掀簾子進門,原來是碧音院的外院二等丫鬟彩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