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就帶著一點糧草和武器,而且還要用戰馬牛羊交換。
匈奴使者不知道自己這樣回去,是會得到獎賞,還是會被殺了謝罪。
匈奴使者心中完全沒有底。
現在的匈奴單於,是像大漢稱臣的。但是這對於匈奴來說,完全沒有一點約束力。
他們處於下風的時候,一切都好說,但是一旦他們佔據上風,馬上就會將屠刀揮向大漢的百姓。
在他們眼中,可沒有無辜百姓這個詞,有的只是殺戮。
所到之處,男的會被殺過,女的會被擄走,成為他們繁殖後代的工具。
越瞭解這個時代的匈奴,趙暢心中的怒火就越大。
原本,趙暢以為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匈奴人也是可以成為大漢的子民。
但是現在看來,這只是趙暢的一個奢望。
想要讓現在的匈奴,融進大漢民族中,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像是千百年後,西方人視國人為黃皮猴子,而國人視西方人為蠻夷。
現在匈奴人中,很多人視大漢的子民為白豬,而大漢的人民,也是完全看不起匈奴的愚昧,不知廉恥禮儀道德。
蒙元和滿清的入主,對民族的融合起了非常大的推進,但是這換來的卻是數以千萬的漢人命喪黃泉。
趙暢要想民族大融合和,最有效的快速的,就是讓匈奴入主中原,但是換來的可能是二分之一的大漢子民被殺。
這是大漢的文化。
你進來的,透過獻血血脈文化,很容易就會融為一體,但是如果你一直躲在外面,將會一直被排斥。
因此,趙暢是絕對不可能讓匈奴進來的。
能進入中原的匈奴,只會是沒有戰鬥力的俘虜。
幾天後,匈奴使者帶著條約走了。
郭嘉和他談的條約,對大漢非常有利,說是霸王條約都不為過。
糧食武器,匈奴單于都要二倍價值的戰馬牛羊來換。而且戰馬牛羊的比例為3:41,這些都是寫在條約上,避免匈奴單於用大量的羊來充數。
三者中,羊是最沒有用處的,差不多隻能成為漢人口中的食物,牛和馬才是最重要的。
牛可以用來耕地,可以讓大漢越來越富有。
戰馬可以削弱匈奴人,趙暢想如果有一天,匈奴大軍,連戰馬都不能人手一匹,那會是怎麼樣的情景。
另外交易方式,也是匈奴人先將戰馬牛羊送來長安,然後他們會在長安得到糧草和武器,為了避免他們在路上會發生意外,趙暢可以友情提供一支部隊,護送他們返回草原。
對於這份霸王條約,匈奴單於要麼咬牙答應,要麼等著被右賢王推翻。
趙暢相信,只要現在的匈奴單於不想死,他肯定會答應的。
就像是很多借高利的,不管以後能不能還的上,現在先度過眼下的難關在說。
不借馬上死,借了過幾個月死,當然是能多活一個月,是一個月,興許後面就有轉機了。
看著手中的條約,劉協道:“匈奴單於不會這麼傻吧?”
趙暢道:“皇上,匈奴單於可能會講價,但是一定會接受,他沒有其他路可走。因為只有滅了右賢王,他才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