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趙暢如此說,蔡邕也就答應了。
一是要決了趙暢的念想,二是蔡邕已經六十歲,編撰漢書已經有些力不從心,確實想要找一些人幫忙。
郭嘉就很不錯。
蔡邕想的是,等到了扶風,自己在否定了趙暢編撰的律法,然後讓趙暢把郭嘉借給他。
趙暢不知道蔡邕的想法,但是趙暢相信,只要蔡邕看了郭嘉現在勾勒的幾條律法,他就會全身心的投入進去。
之後趙暢又去拜見了太尉楊彪。
面對楊彪,趙暢就不能直截了當的提出修訂律法了。
第一次來拜見楊彪,趙暢什麼都沒說,想要看看楊彪的態度。
隨後,趙暢去見了王通。
王通忠於漢室,但是心中更想安邦定國。
已經是京兆伊的王通,對趙暢很瞭解。
聽了趙暢的新律法後,大為心動,他本就是一心為民的好官。
既然新的律法,可以讓平民獲得他們本該擁有的權利,王通就不會拒絕。
“按你說的,這樣的律法下,那些庶民將不會任由富紳官吏欺壓了。”王通雙眼放光。
趙暢道:“這是自然的。”
王通激動道:“我想辭去京兆伊,跟你去扶風。”
官職對於王通來說,只是用來造福百姓的,他本身對權力並沒有太大的感覺。
但是聽了趙暢的新律法,王通感覺一個京兆伊,所做的貢獻,完全無法和親自參與新律法的修訂有成就感。
京兆伊,頂多就是造福這一塊土地上的百姓。
但是新律法,真的完成,將是全國百姓的福音。
王通想想,就渾身顫抖。
他和蔡邕楊彪是完全不一樣的。
“不行。”趙暢拒絕。
王通頓時急了,這種豐功偉業,趙暢怎能不讓自己參與。
“你什麼意思,我不夠資格嗎?”王通怒道。
趙暢解釋道:“不是的,這裡還需要你,劉協好不容易讓你坐上這個位置,你可不能拍拍屁股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