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太尉楊彪。”
“你要他幹嘛。他可不會認同我們的律法。”
天下還不是趙暢說的算,他要郭嘉弄的律法,現在也就只能在他自己的地盤使用。
太尉楊彪的楊家,比袁家還要顯赫三分,只不過楊家沒有袁紹袁術這樣的野心分子,一直都是效忠於漢室。
不然楊家的人出去,也能輕松成為一方諸侯。
只是楊家的人,此前一直跟著皇帝,也就一直受制於董卓。
想讓楊彪,來修訂一部完全不給皇家特權的律法,幾乎是不可能的。
漢家天下,劉氏皇族,已經根深蒂固。
如果不是自己和蔡邕有那麼一層關系,趙暢連蔡邕都沒有把握。
雖然趙暢覺得不可能,但還親自前往長安,邀請楊彪。
趙暢先去找的蔡邕。
蔡邕還在編撰他的漢書,這同樣是浩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就能完成的,花時間上不會比一部律法要少。
蔡邕從被董卓徵召後,就已經開始編撰,但是幾年過去,也不過只完成了三分之一。
“你要編寫新的律法?”蔡邕聽聞後,大吃一驚。
律法,可不是什麼人都能隨便碰的,沒有皇帝的金口,誰敢胡亂編撰,只要透露到皇帝耳中,一個謀逆是躲不掉的。
蔡邕沒想到,一直安分的趙暢,膽子也如此大。
“你瘋了嗎?”
蔡邕已然把趙暢當做自己的親人。
“舅父,我沒瘋,現在的律法太過簡單,而且對百姓完全沒有公平可言,我就是要制定一部,可以讓人人平等的律法,讓王子犯法真正的能與庶民同罪,不會因為身份地位的懸殊,而逃過制裁。”趙暢道。
蔡邕道:“你要是要來真的?”
趙暢:“當然是真的。我需要舅父的幫助,郭嘉一人無法顧及到方方面面。”
“我幫不了你。”蔡邕拒絕,他不想趙暢步入董卓的後塵。
現在大漢的法律,在蔡邕看來,沒什麼不好的。
他們心中,君權神授,毫無人人平等的概念。
“舅父。”趙暢喊道:“還請你跟我去扶風看一下,在做決定。”
“現在大漢的律法,是在是太過粗糙,很多東西,都是以情來論定。但法不容情。”
“舅父,只要你跟我扶風,看過我現在修訂的律法,還不得到的您的認可,我絕不在煩你,還會找人來幫你編撰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