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昭從容不迫地說道:
“這並不難解決。
明公可先修書一封,言辭懇切地送與楊奉等人,以安撫他們的情緒,穩住他們的軍心。
同時,提醒諸位大臣,讓他們知曉京師如今糧食短缺,庫存告急,實難久居。
若將天子車駕遷往許昌,許昌靠近魯陽這一產糧區,便於轉運糧食,如此一來,至少能保證公卿大臣們衣食無憂,有飯可吃。
如此安排,這些公卿大臣想必都會支援主公遷都之舉,畢竟這關乎他們自身的利益。”
曹操感激不已,誠懇說道:
“多謝先生指教,若我日後成就大業,實賴先生今日不吝賜教。
先生之高見,猶如撥雲見日,讓我茅塞頓開。”
董昭拱手作揖,恭敬說道:
“主公乃當世難得的能臣,雄才大略,有勇有謀。
望主公把握這千載難逢的良機。
在下就先行告辭了。”
曹操見荀彧一直未發言,便轉頭問道:
“文若為何一言不發?
我還想聽聽你的看法。
此事關係重大,你但說無妨。”
荀彧誠懇地回答:
“董先生所言,條理清晰,切中要害,實在令人難以反駁。
遷都許昌,確有諸多益處,可解當下之困局,還望主公深思。”
曹操點頭,說道:
“好,等會兒你去將眾謀士都召集過來,我們秘密商談一下遷都事宜。
此事務必謹慎行事,不可洩露風聲。”
荀彧領命道:
“這就去辦。”
會見眾人之後,眾謀士紛紛建議遷都,至此,曹操終於下定了遷都的決心……
次日清晨,洛陽城門外,天子和一眾文武隨軍啟程。
曹操騎在高頭大馬上,身姿挺拔,心中卻暗自思忖:“
馬上就要出發了……這一路上必定危機四伏,天子乃國之根本,若有任何閃失,一切可就都付諸東流了……
此次護送天子之行,容不得半點差錯。”
曹操環視諸將,高聲說道:
“想必你們都已得知,韓暹和楊奉剛率其黨羽離開了洛陽,他們狼子野心,極有可能在附近設下埋伏,意圖對天子車駕不利。
如今,可有誰願意主動請纓,去追蹤他們的行蹤,為我軍及時報信,確保天子安全?”
滿寵聞言,立刻出列,抱拳行禮,聲音洪亮地說道:
“主公,就讓我去吧。
恰好我的同鄉好友徐晃還在韓暹軍中。
徐晃此人,驍勇善戰,有萬夫不當之勇。
若我能尋到他,定將其引薦給主公,為您效力。”
曹操面露欣喜之色,眼中閃過一絲期待,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