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鄴城閱兵
公元194年秋,鄴城南門外,廣袤的田地被層層疊疊的金色麥浪所環繞。
秋風拂過,麥浪翻湧,讓人神清氣爽。
東方勇命人將南城牆下仔細打掃乾淨,召集眾多軍卒與兵士,準備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
此刻,東方勇身著莊重的武官朝服,腰間所懸掛的翡翠玉佩在明媚的陽光下閃著晶瑩光澤。
東方勇身姿挺拔,站在南城門的城樓上,目光沉穩地俯瞰著門樓下那如林般密集排列的軍士方陣。
陳宮手持羽扇,靜靜立於東方勇左側。其身後,貂蟬、燕臻等內眷身著華服,儀態萬千。
而在東方勇右側,則整齊站立著呂布、高順等一眾武將。眾人靜靜等待著閱兵儀式的開啟。
“大都督,各軍均已集結完畢。”
陳宮微微躬身,輕聲稟報道,
“今秋屯田收穫頗豐,共計粟米二十萬斛。
本月鄴城的鍛造工坊成績斐然,已鍛造出山紋甲五千副。
另外,鄴城水利工程完工後,可有效灌溉農田達三十萬畝。”
東方勇微微點頭,目光順著陳宮所指的方向,投向遠處那蜿蜒伸展的水渠。
只見漳河水渠宛如一條銀色的絲帶,悠悠貫穿於金黃的麥田之間。兩岸,婦女們推著獨輪車,有條不紊地運送著糧草。
在這些身影之中,不乏頭戴儒巾計程車族女子。她們腰間別著青銅令牌,這正是東方勇大力推行的“女吏制度”的成果。
就在三個月前,東方勇頒佈了《女吏令》,破天荒地允許識字計程車族女子擔任里正、倉曹等鄴城基層官職。
“私兵所需耗費的金錢太過龐大,必須建立一支戰時能迅速投入戰鬥,閒時又可安心務農的常備軍。”
東方勇轉頭,對陳宮說道,“你瞧這三萬刀盾兵,他們皆來自冀州的屯田戶。春耕之時,他們辛勤耕種土地;秋收之後,便專心投入練兵。如此一來,既節省了大量糧餉,又能打造出精銳計程車卒。”
陳宮聽聞,不禁撫掌讚歎:
“此乃絕妙的寓兵於農之策啊,相較曹公的‘收編青州兵’,更具優勢。而且,如今這些兵士的披甲率竟能達到百分之百,這全仰仗於鍛造業的蓬勃發展。”
說著,陳宮手指向前排士兵身上的魚鱗甲,甲片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冷冽而耀眼的光,
“如今鄴城的鐵坊,每月可產出精鐵萬斤,就連南匈奴單于都慕名而來,甘願以匈奴良馬換取我們的鐵器。”
正說著,遠處傳來一陣清脆的馬蹄聲。眾人循聲望去,只見一位身著青色襦裙的女子策馬疾馳而來,她腰間懸掛的竹簡隨著馬匹的顛簸,發出輕輕的聲響。
女子來到城樓下,利落翻身下馬,恭敬地向東方勇行禮:
“小吏李貞,奉大都督之令巡查漳河水渠,特來向大都督稟報水情。”
東方勇微微頷首,溫和問道:
“李貞大人辛苦了。不知這水渠可曾真正惠及百姓?”
李貞在馬上回應道:
“回稟大都督,水渠流經之處,土地得到充分灌溉,糧食畝產提升了三成之多。
百姓們皆感恩戴德,紛紛傳頌‘東方渠,活萬姓’。”
東方勇面露欣慰之色,說道:
“好,李貞大人也請上城樓一同觀禮閱兵吧。”
貂蟬在一旁目睹這一切,心中暗自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