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薊州之戰
公元194年秋,袁紹與公孫瓚攜手組建了一支多達二十萬人的聯軍,準備自薊州出發,氣勢洶洶地朝著南方展開進攻。
瑟瑟秋風中,東方勇的十五萬大軍於薊州南嚴陣以待,再次擺開了鶴翼陣。
東方勇站在中軍帳外,遙望著遠處廣袤的平地。
手中展開的輿圖,在凜冽的北風中獵獵作響。
“主公,袁紹與公孫瓚的二十萬聯軍已距此地僅有二十里,正快速逼近。”
陳宮手持羽扇,輕輕指向輿圖上代表敵軍的棋子,有條不紊地稟報道,
“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一馬當先,衝在最前方,袁紹的烏桓弓騎則在隊伍後方壓陣,中間是田楷、單經率領的步兵。”
東方勇微微點頭,目光專注地盯著輿圖,手指輕輕敲擊著,分析道:
“公孫瓚意圖憑藉白馬義從的迅猛速度,一舉衝破我軍防線;而袁紹則妄圖讓烏桓騎射的精湛箭術,逐步消耗我軍的銳氣。”
說罷,他轉頭看向高順,問道:
“先登死士準備得怎麼樣了?”
高順握拳,大聲應命道:
“一萬先登死士皆已準備就緒,個個抱定必死之心,隨時聽候主公調遣,投入戰鬥!”
就在此時,一名探馬快馬加鞭,匆忙趕來急報:
“報!公孫瓚軍中有百濟國士兵,他們的旗號上赫然繡著‘燕’字!”
東方勇聽聞,不禁微微挑眉,驚訝道:
“哦?公孫瓚竟然與百濟國聯兵?”
思索間,他忽然想起去年公孫瓚曾派往遼東的密使:
“看來這白馬將軍的野心,可不單單侷限於幽州之地啊。趁著我軍和袁紹大戰,他撿了好大便宜。”
大戰拉開帷幕前,在公孫瓚的中軍帳內,趙雲正專注地整理著軍械賬目。
忽然,帳外傳來一陣清脆的笑聲,緊接著,百濟國公主燕臻的聲音響起:
“子龍將軍,明日之戰,不知您可願與我比試一番,看看誰能率先擊破敵軍?”
燕臻雖說著漢語,但卻有著獨特的異域口音。
趙雲神色認真地說道:
“公主乃千金之軀,明日戰場兇險萬分,您還是留在中軍更為妥當。”
“千金之軀?”
燕臻秀眉一挑,伸手撥轉腰間鋒利的戰刀,語氣中滿是不屑,
“在我百濟國,女子與男子一樣,皆能上陣殺敵,保家衛國。”
趙雲聽聞,一時沉默不語,他的目光緩緩落在帳外那獵獵作響的“袁”字大旗上。
袁紹與公孫瓚表面上結為聯軍,可實際上卻各懷鬼胎。
袁紹盤算著借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去消耗東方軍的實力,而公孫瓚則想依靠袁紹的烏桓騎兵,一舉開啟冀州的糧倉,獲取豐厚的糧草補給。
袁紹與公孫瓚的二十萬聯軍,如潮水般緩緩出現在遙遠的地平線上,行進間揚起的塵埃遮天蔽日。
望著那聲勢浩大的敵軍,東方勇不禁感慨道:
“袁紹到底出身四世三公之家,底蘊深厚。
即便身處幽州這般土地貧瘠、山地縱橫之處,竟也能召集起十萬勇士,著實不容小覷。”
陳宮微微點頭,附和道:
“主公將顏良、文丑派去甘陵協助劉備練兵,此乃極具先見之明的決策。
這二人勇猛有餘,但心思難測,倘若他們臨陣倒戈,那局面可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