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勇隨後神情肅穆下令:
“傳令全軍,即刻準備迎敵!”
只見東方勇穩穩坐鎮中軍,帳外聚集起大量傳令騎兵,但東方勇並不直接參與戰鬥。
呂布親率一萬飛熊軍駐紮在中軍位置,作為整個戰陣的核心機動力量,時刻保持高度警惕,隨時準備奔赴各翼支援。
華雄、馬樂、張遼分別率領一萬輕騎兵,分散於兩翼及後側。他們憑藉出色的機動性,負責執行偵察敵軍動向、騷擾敵軍側翼以及尋找時機突襲等重要任務。
呂不敗指揮著三萬弓兵,陳宮則率領兩萬強弓兵,巧妙地在鶴翼陣的間隙以及後方高處列陣。
如此佈局,使得他們能夠對來自不同方向的敵軍進行精準而強大的火力覆蓋。
馬樂除了統領輕騎兵外,還負責指揮兩萬槍兵,將其部署在前陣,成為抵禦敵軍的第一道堅固防線。侯成率領一萬戟士與槍兵緊密協同作戰,進一步增強了前陣的防禦能力與反擊力量。
而高順的一萬先登死士、張遼的一萬車下虎士以及向禪的一萬刀兵,作為精銳的預備隊,分佈在中軍附近。他們嚴陣以待,時刻準備應對戰場上隨時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
蹋頓騎在高頭大馬上,目光如炬,振臂高呼:
“勇士們!讓那些只知在中原土地上庸碌吃草的人,好好見識一下我們草原之狼的厲害!”
袁紹身著戰甲,神色冷峻,大聲下令:
“傳令全軍,務必將東方勇這賊子的軍隊徹底碾碎!”
隨著命令傳達,聯軍迅速展開部署。
公孫瓚親率十萬大軍,其中最為精銳的王牌部隊——一萬白馬義從,由他親自統領。
公孫瓚麾下趙雲、田楷、單經以及百濟國公主燕臻等名將,各自統領一部分兵力位於聯軍右翼。
袁紹同樣率領十萬大軍,蹋頓帶領一萬烏桓弓騎作為軍中精銳,袁紹與謀士田豐、沮授坐鎮中軍指揮,位於聯軍左翼。
整個聯軍以左右並進的凌厲之勢,向著東方勇的軍隊防線猛撲而去,意圖憑藉強大的兵力一舉突破防線,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
戰鬥的號角一吹響,東方勇軍便憑藉鶴翼陣的佈局優勢,率先展開攻擊。
只見呂不敗立於陣中,高聲呼喊:
“放箭!給敵軍送點‘糖果’嚐嚐!”
說罷,他與陳宮默契配合,指揮著弓兵與強弓兵,朝著聯軍右翼的公孫瓚軍以及左翼的袁紹軍,展開交叉火力射擊。
漫天箭雨如蝗蟲過境般呼嘯而去,聯軍前排計程車兵們躲避不及,紛紛中箭倒地。
蹋頓見此情景,在馬上怒目圓睜,大聲吼道:
“勇士們!讓這些像靶子一樣不會跑動的傢伙,瞧瞧咱們草原狼是如何打仗的!”
在他的指揮下,袁紹軍的烏桓弓騎迅速做出反應,如一陣旋風般朝著東方勇軍的弓兵陣地席捲而去,同時展開騎射還擊。
這些烏桓弓騎騎術精湛,邊策馬奔騰邊張弓搭箭,箭術精準無比,一時間,東方勇軍弓兵陣地上不斷有人中箭。
東方勇軍弓兵由於部分防禦區域暴露在烏桓弓騎的射程之內,傷亡達兩千人;而聯軍方面,袁紹軍的烏桓弓騎以及公孫瓚軍部分前排步兵,在東方勇軍鋪天蓋地的箭雨攻勢下,共計傷亡三千人。
公孫瓚眼見在遠端火力的交鋒中己方處於劣勢,當機立斷,振臂高呼:
“遼東男兒們,隨我衝鋒!”
一萬白馬義從騎兵猶如一股洶湧洪流,朝著東方勇軍的右翼發起了突擊,其目標直指向東方勇軍的弓兵陣地,試圖憑藉凌厲的攻勢一舉衝散對方的遠端火力。
華雄見此情景,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笑容,大聲喝道:
“哎呦,這不是在虎牢關吃了敗仗的公孫瓚嗎?看我來會會你!”
言罷,東方勇軍右翼的華雄親率一萬輕騎兵迅速迎上前去,憑藉輕騎兵卓越的機動性,靈活地與白馬義從周旋起來。
華雄更是身先士卒,如猛虎般衝入白馬義從的陣中,與敵軍展開了激烈的近身肉搏。
在同一時刻,蹋頓在左翼大聲下令:
“不要與中原的步兵過多糾纏,目標只有東方勇首級!”
說罷,他率領袁紹軍的烏桓弓騎從左翼迂迴包抄,朝著東方勇軍的後方逼近,企圖給對方來個致命一擊。
張遼敏銳地察覺到了蹋頓的意圖,大喝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