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宛秀跟著破功笑了出來,滿園目光聚焦在二人身上,到底是左府嫡女,縱使斂了鋒芒,骨子裡仍存著三分脾氣。曾經左宛秀也設想過許多次賠罪的場景,獨獨沒料她到這般痛快,忍不住主動拉了秦知歸手腕道:”為何應得這般爽快?”
”左宛秀,我也沒料到你肯低頭。”秦知歸任她攥著手腕:”那年你卯足勁害我時,誰能想到今日?”
”南望晴,我也承認...你比我想得更有膽氣!”
”當真?”秦知歸眉梢一挑。
”當年總覺著沒了你季郎便會心悅於我。”左宛秀自嘲一笑:”如今瞧來,縱使沒有你,也不過是剃頭挑子一頭熱。倒是你敢為和離跟福安公主碰硬,換作我,未必做得到。”
”換做是你,也未必做不到。”秦知歸脂粉堆砌的臉上,唯有那對灼灼生輝的桃花眼亮得懾人,左宛秀被她看得心頭突跳,怔怔擠出半句:”當真?”
像問秦知歸,又彷彿在問自己。
恰此時李公公傳膳的聲音響起,九郎過來牽起了秦知歸的手:”該入席了。”
”這是...?”左宛秀尚不知九郎身份,錯愕的盯著兩人交握的手,秦知歸狡黠眨眼:”你猜。”
棋局,終於走到了最後一步。
借花宴之名,皇後將姜貴妃並眾官眷盡數扣在坤寧宮中,往日攀附姜家的牆頭草們都開始掂量站隊的份量,秦知歸招搖入宮吸引了姜家暗衛大半眼線。幽冥衛則趁勢把姜尚雲與姜氏罪證送進了禦書房裡。六皇子被南逸塵制住。可是眾人沒有想到,當年致皇後小産的毒藥,竟在貴妃的寢殿裡被搜了出來。
聖眷正濃的貴妃,看似病弱的六皇子,連同盤根錯節的姜氏一族,竟成了霍亂帝國的根源。
故事須得從二十五年前說起...
皇帝初登大寶,發妻順理成章冊為皇後,東宮舊人姜氏亦晉為貴妃。兩族隨著女兒顯貴,也都走到了王朝的高臺之上,那在東宮時不曾為皇帝誕下一兒半女姜氏剛一封妃,便診出喜脈。
深宮重帷不比太子府清淨,姜氏搶先懷上皇長子,滿門引為殊榮,豈料途中意外小産。偏此時坤寧宮傳出喜訊——皇後診出龍胎。皇帝龍顏大悅罷朝三日,日夜陪在坤寧宮中。
可惜好景不長,深宮禁苑,帝王眼前,皇後竟然中毒小産,這般猖狂行徑亙古未聞。天子震怒徹查,禁宮染血月餘,真兇卻如泥牛入海。最終是淑妃並其劉氏一族,作了這場後宮交鋒的替死鬼。
皇後攥著藥瓶面上血色盡褪,顫聲質問跪地的姜貴妃:”當真是你?”
素來矜傲的貴妃跌坐在地,仰面望著舊日姐妹,忽地笑出了聲來:”我不是早說過麼...”姜貴妃一雙眼噙著淚:”這深宮中待得久了,人就變了,倒不如在東宮中的那些時光...”
”住口!”皇後眼底猩紅,低喝道:”你也配提舊事?”
”姐姐這般說——竟是早疑我至此?”不知為何,姜貴妃的反應很奇怪,竟似反詰般拔高音調,活似皇後不該疑心於他一般。
”呵。”皇後失望的冷哼一聲,側身避開她視線:”罪證當前,多說無益。”
”姐姐!”
”休要再喚!”皇後欲離,姜貴妃踉蹌撲來攥住她裙裾,皇後卻猛力甩開那隻手,顫聲喝令宮人:”拖下去!”
”你們姜氏全族——”皇後垂首看向跌坐之人,鳳眸垂視間怒氣翻湧,卻又藏著絲痛楚:”且等著下黃泉罷。”
”好...好...”一滴淚自姜貴妃眼角落下,正正砸在皇後鞋面上,她伸手欲再夠那抹裙角,指尖堪堪觸及,便被太監架著拖出了宮門。
謀害皇後、毒殺皇嗣,哪一樁哪一件不是誅九族的大罪?姜家轉瞬自雲端跌入了真正的地獄,一時間,盛京官獄竟都人滿為患。
”殿下,姜貴妃父兄逃了。”白墨向顧成淵稟報:”他們焚宅毀跡,自暗道遁逃。”不止盛京本家,各地姜氏族人在聖旨抵達前,竟已蹤跡全無。
”甚好。”顧成淵鳳眸微挑,他非但不惱,眼底反泛起捕獵者的精光,獵物終於入場,這場圍獵才能真正的開始。
”傳令霍堃岐,務必留姜老頭活口,待他重回盛京之日,本王與太子自當備酒相迎。”至此朝野方知,霍將軍”暴斃”原是燕王聯手太子給姜氏布的迷魂陣。唯有霍堃岐”身死”,他們才會放鬆警惕,才敢再度掌控郾城作為退路。可他們沒料到已經”死去”的霍堃岐實則早已回轉郾城,且由陳郡太守帶兵,助他肅清了姜氏根基,封鎖了郾城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