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喜的太監再次開口,並向蘇威使了個眼色。
“是啊,陛下,城中早已經聚集了眾多民眾,皆在候著辛大將軍班師回朝呢!”
“是嗎?”
聽到這句話,皇帝臉色鐵青。
“回陛下,辛大將軍得勝歸來,京城中已經有百姓將自家門神換成了辛大將軍,以求平安。”
那太監繼續說道。
“多嘴!”
太子柴晉斥罵那太監,上前一步,弓腰道:
“父皇,這都是百姓自己的意思,父皇聖明天子,又何必與愚民一般計較。”
太子是蘇貴妃的養子,蘇太傅是蘇貴妃的兄長,為何太子如今倒像是跟太傅不是一路人,讓蘇氏那夥人摸不著頭腦。
“太子,你尚且年輕,有些事,還不太懂。”
皇帝冷冷地說著,打量著朝堂上那幫武臣。
“陛下,此次潯陽布政司巡稅有功,臣願舉薦申有道為大理寺丞!”
大殿上一群大臣像是串通好了,齊齊附議,響徹大殿。
“准奏!”
“陛下,臣金海城巡撫何昌嶺有本啟奏,中京東北方,金海河下游闌海郡洪水氾濫,毀堤淹田,加上大雪冰封,已經凍死了不騙少人,微臣懇請陛下加派人手賑災,並減免闌海郡百姓賦稅一年!”
何昌嶺虔誠下跪,言辭懇切,餘音繞樑。
“減免賦稅?來,容侍郎,你來算算,國庫還剩多少錢,還有多少次災可以賑?”
皇帝一下子端坐起來,手指著人群之中的容珩,臉上的肌肉顫抖。
“是,陛下,去年國庫入白銀共800萬兩,東南沿海水患賑災200萬兩,造戰船支出200萬兩,各軍隊軍餉300萬兩,加上前年餘下的500萬兩,去年徵得的200兩,如今國庫滿打滿算,正好800萬兩。”
容珩據實陳條,合上奏章,低頭退回原位。
“錢都到哪去了?年年賑災,白白空出去幾百萬兩,沒有一分錢到朕的手上,看看,看看,朕的陵寢,計劃了三年,到如今,還未動工,養你們是來討債的!”
說到激動處,柴煜直接從龍椅上站起,來回踱步,手指群臣,開口大罵。
“臣等萬死。”群臣齊齊下跪。
“太子,賑災之事,你有何人選?”
“啟稟父皇,兒臣覺得容珩容大人再適合不過。容大人通曉天文地理,精通財政算數,定能勝任。”
剛退回人群之中的容珩沒有料到太子居然會舉薦他。
自從太子年十六參政以來,還未見過他與哪位大臣關係親近,也沒聽說有過幕僚,這是在提拔他?
更重要的是,這次,皇帝沒有先問太傅推薦人選,直接問了太子。
“容珩,朕任命你為此次金海水患賑災欽差大臣,執掌闌海郡一切軍政要務,不成功便提頭來見。錢嘛,100萬兩你自己撥去吧,撥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