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人美,聲靚,不靠譜
算是幹一行愛一行吧,如此一番激情開拓新業務,朱嚮明和他的合夥人倒也沒被想象中的美好未來沖昏頭腦,失去理智。
保持溝通積極商量,他們很快就找到了幾名小夥伴前來試水,雖然並沒有給大家特別高的工資提成,也沒作出任何不切實際承諾,但那一幫年輕的音樂家啊,各個都有志於憑音樂才華餬口養家,還都滿口答應著,只要能掙錢就可以犧牲自己那些個藝術家的尊嚴,保證會善待學生,絕不打人也絕不罵人。
前前後後忙活了差不多一個月,朱嚮明這招人的運氣湊合,基本的教學籌備工作也進行得還算順利,但是他最近也發現了,其實還有個問題亟待解決。
這一天天的,那些玩吉他的、搞彈唱的、打鼓的、編曲唱作的高手高高手們,他都已經好好招攬妥當,但團隊裡就一直還差著個別靠譜人兒,不算真正的完美齊活。
真就奇了怪,明明滿世界都是音樂人,但朱嚮明很是費了點功夫,卻沒能在其中找出個能演好貝斯,還能教學生演好貝斯的家夥。
提起那傳說中?)的電貝斯,光看外形其實跟常見的電吉他差不離什麼,如果非要說它們在外觀上有什麼明顯區別,無非也就是普通的電貝斯只有四根琴絃,比六根弦的電吉他少上兩根罷了。
也因此,演奏貝斯和演奏吉他的技巧會有些相似之處,但貝斯聲沉穩,吉他宣告亮,所以即便它倆那小模樣長得差不多,也都稱得上一門手藝活,但用處卻是大不一樣。
簡單說,貝斯這玩意低調奢華有內涵,一般的樂隊往往不能沒有它,但也時常地忽略它。
它是劣質耳機聽不出的低音部分,它被人笑話是“四根弦的吉他”,而哪怕是識貨的樂隊人吧,也很少會惦記著把它那樂句編得特別突出和漂亮。
事實上,都不用說什麼突出跟漂亮了,有部分樂隊設定的貝斯手加盟條件先就低到離譜。
如今很有些不講武德的人啊,直言說演貝斯只要手沒斷,能上臺彈出幾個根音就夠,又或者抽空做幾個漂亮手勢裝裝樣也行,反正現在已經是科技狠活的時代了,現場演出時有的是提前錄好的progra可以直接播。
諸如此類的垃圾意見,固然是不在朱嚮明借鑒參考的範圍中,但他也心知肚明,哪怕是在好樂隊玩貝斯的人兒,也大機率註定只能做個傳說中的角落蹦迪王者。
能玩兒貝斯的風騷人不是沒有,但少,而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就更少了。像朱嚮明那位常年玩樂隊的合夥人,自己是個挺專業的鼓手,但就連他也老說,那些個能站臺上彈好彈穩“嘣嘣嘣嘣”的高人群體,終究還是以低調靠譜的為主。
他還說,這世上能說會道且高調能演的貝斯師傅少,得了面癱和社恐病的有點多,經常跟他是八字不合。
朱嚮明不知道這話算是他身為鼓手的偏見還是什麼,但想著自己最近面試過、又或者聊過幾句天的那些個貝斯大兄弟,他也感覺有點絕望,因為當中有幾位說話那樣,確實像得過幾年自閉症。
愁死個人,朱嚮明甚至想找小夥伴說說開,他其實都已經有點懶得再繼續面試下去。
這些日子裡,問貝斯課的人真不及問其他課種的多,先不開這課經濟上可能也沒什麼大損失,眼見著約好的面試時間又過去了一點,朱嚮明更加鬱悶,憋屈得甚至想給那獨苗微信上留言罵幾句,叫他這麼個遲到法不如幹脆別到,然後再跟那個堅決要求雙休的哥們多聊五毛錢的天算了。
但幸好,當朱嚮明開啟手機bss直聘,打算找出那人在哪個犄角旮旯的時候,又覺得這麼做不合適。
他就想啊,別的幾個貝斯大兄弟,不是在招聘軟體裡隨機打撈的,就是經其他熟人隨緣介紹,唯獨這個獨苗的微信名片,是一開始說招人那時,合夥人鄭重分享給自己的。
要說起自家那合夥人,朱嚮明跟他其實已經是多年好友,雖然性格不同,但在許多大事小事上,兩人一直挺能湊合。
當然啦,在音樂事業上,對方跟朱嚮明是完全相反,因為他不像朱嚮明,他對他的音樂不隨便,他從來就沒放棄自個。
敲了十幾年的鼓,一直專心地搞樂隊從未停下過,因此他才成為了這圈子裡還算小有名氣的人物。而就在去年,他和他的樂隊也得到一個絕好的機會,登上了《這就是樂隊》的節目舞臺。
機會實屬難得,樂隊自個也很珍惜,盡力演出的好幾場成績和曝光度都很不錯,哪怕最終是遺憾地沒能拿下什麼大獎,但顯然地,他們如今已經受益良多,足夠紅火。
如今好友當紅,事業蒸蒸日上,自己和他之間的差距可能變得更大,但朱嚮明並不花時間來羨慕嫉妒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