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九點,叮叮咚咚的鋼琴聲就會徘徊在筒子樓上空;有時是《愛之夢》,有時是《輝煌的大圓舞曲》……
曲鄔桐伴著這些古典樂曲熬夜學習。
偶爾也能在暑期工作日午後聽到鋼琴聲中夾雜著一些笑聲交談聲,曲鄔桐忍不住偷偷摸摸地扯開窗簾張望;看見鄰居姐姐與一男生一起端坐在琴凳上,笨拙地四手聯彈,應該是她的男友吧。
鄰家姐姐粉紅的唇與臉頰上的紅暈漂亮得讓曲鄔桐聯想到白桃果汁飲料的甜蜜。
曲鄔桐升入高中,鄰家姐姐外出讀大學。
她再也無法找到那麼合適的學習伴奏了。
《路小雨》——直到很多年後,曲鄔桐被林之澄拉著重溫一些舊電影,才發現那幾日,鄰家姐姐與她的男友四手聯彈的曲目是《路小雨》。
只是不知道此刻與她四手聯彈的人還會是那個男生嗎?還是,他們已經換了曲子了。
只剩這一首《路小雨》在她記憶中盤亙。
“那你有什麼鋼琴基礎嗎?”機構老師定製著課程安排。
“沒有。”曲鄔桐一向誠實,頓了一會兒補充,“但是我會彈《路小雨》,用背的。”
是在什麼時候背下來的呢?
博士在讀期間,跟隨導師,曲鄔桐參加了uc暑期專案。除卻一些科研專案與講座會談,曲鄔桐總是宅在宿舍中,擁有很多的時間發呆看電影。
一個人的時候真是記憶力驚人,曲鄔桐幾乎能將整片《不能說的秘密》背下。
分配的短期學生公寓中有一架破敗的鋼琴,曲鄔桐閑來無事就會面對黑白琴鍵在琴凳上坐下,在網上找了《路小雨》的全曲教學影片。
什麼樂理學都不懂,什麼基本功與技巧都不會,曲鄔桐只知道拇指先在這個鍵然後要跳到這個鍵,56秒時十根手指要落在哪些琴鍵上。
幾乎是硬背,她學會了整首曲子的彈奏。
同行的學姐偶然撞見她在彈琴,好心舉起手機替她錄制,並將影片傳給她。
曲鄔桐只靦腆笑笑回應,抵不過學姐的誇贊,順手將影片傳到並不常用的ig上,將擠佔手機記憶體的原影片刪除幹淨。
ig的賬號與密碼早已被她遺忘,但她的互關列表中也只有幾個頭像,想來應該沒有多少人會看到那段影片。
只是偶爾看見鋼琴,曲鄔桐耳邊還是會飄起《路小雨》的旋律。
上課前,鋼琴老師與她確認課程安排並詢問她的學習期許。
曲鄔桐歪頭,思考了三分之一首《一閃一閃亮晶晶》才開口,她說她想學會《路小雨》,不是背下來的那種學會。
回家,推開門,曲鄔桐與梁靳深四目相對。
兩人身上是同款的濕漉,只不過梁靳深是運動後剛洗完澡後柔軟的潮濕,而曲鄔桐是淋了一路小雨的潮濕。
“怎麼沒帶傘?”梁靳深皺眉,加熱燒水壺中的水。
“忘了。”曲鄔桐訕訕扯了個笑。
“快去洗澡,”他催促,“我幫你泡個感冒沖劑。”
其實並不把淋雨當回事的曲鄔桐噤聲,乖乖地拿上換洗衣物就躲進浴室。
浴室中還彌漫著熱烘烘的他身上的木本植物沐浴露氣息,這讓曲鄔桐回憶起他昨晚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