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劉雙喜卻只是笑笑,“哪有謬贊?白山長雖不在朝堂,卻為東楚培養出多少可用之才?連先皇都曾對白山長贊譽有嘉,先皇不止一次請白山長入朝為官,白山長放不下那些沉重,不肯應允,先皇可是寫信給我家王爺讓幫著勸來著。而白夫人在北地百姓心中的聲名更是無人可比,百姓都管白夫人叫‘菩薩娘娘’呢。”
白夫人抿著嘴,笑容淡淡的從容,不否認也不順著劉雙喜的話承認,可這態度卻讓人相信劉雙喜的話半點不假。
先皇都重視的人才?又與攝政王府交從過密?一時間夫人們看白夫人的目光都變了,原來人家的夫君不是沒本事做官,而是不屑做官,只為了教書育人,雖然傻了些倒是可敬可佩。
倒是沈二夫人急巴巴地在眾人面前想讓她的小姑子出醜,怎麼看都不地道,二人間的高下立判。
再不好,她們也是一家人,背後陰自家人的人又能有多好?看沈二夫人的眼神也都有了變化。甚至有人說起當年之事,似乎就是沈二夫人那裡傳出白夫人不知廉恥與人私奔的話吧?
馮夫人暗中拉了沈二夫人一把,讓她把臉上的憤恨收一收,好歹也是宰相府出來的小姐,丟的不但是沈家的人,還有宰相府的人。
沈二夫人也意識到她這次偷雞不成反倒蝕了一把米,本想讓白夫人來丟丟臉的,結果丟臉的倒成了她,可當著王妃的面,明顯王妃是護著白夫人的,她也不敢再亂說話。
沈家雖然是她做主,可她若真做出敗壞沈家名聲的事,讓沈老爺子和沈老夫人知道,她也吃不了兜著走,孃家權勢再大,也不會在這件事上讓人覺得宰相府是非不分。
劉雙喜一直拉著白夫人說體己話,那邊的夫人們又幾人一桌打起了麻將,自從在攝政王府裡學會麻將,她們做別的什麼事兒好像都提不起興致了,若不是花廳的地方有限,她們真想再支幾桌了。
不過,打著麻將,卻還是把注意力不時投注到劉雙喜和白夫人這邊,見她們相談甚歡的樣子,也都暗暗在心裡打定主意,這位白夫人往後可真得好好結交了才行,雖然之前她男人不想做官,可瞧著王妃和她的熱乎勁,沒準哪天願意當官了就是了不得的大官呢。
家裡看看有沒有庶女、或是旁枝的侄女同白家結個親,往後也好來往,至於自己生的嫡女……白家再好,目前來看還是入不了他們的眼。不過若是白家有女娶過來倒是美事一樁。
白夫人來了不太久,外面進來個丫鬟,對劉雙喜道:“王妃,舅老爺說白夫人得了空就請到外堂一見,說是好些時候沒見著師娘了,想要給師娘請個安。”
劉雙喜立時拉著白夫人道:“要說我這弟弟,這幾年沒少惦記白山長和白夫人,既然夫人今日過來了,是該好好說說話。今日夫人就別急著走了,晚上請白山長也過來,讓王爺陪他好好喝幾杯,他們也有些年沒見了。”
讓王爺陪著喝幾杯?這是怎樣的殊榮?朝中那麼多大臣,就是馮宰相也不敢說他能讓王爺陪著喝幾杯酒,但有人家王妃一句話,誰也不會懷疑王爺會不陪白山長喝這杯。
而且聽王妃這意思,王爺和白山長也很熟,還是平常就能在一起喝酒的關系,看來她們真是受了沈二夫人的影響,看人先入為主了,沈家這位姑爺可不簡單啊。
夫人又動起了心思,若是白家兒子不錯,嫡女嫁過來似乎也不錯。
白夫人自然是說好,雖然她不是愛慕虛榮之人,可這些日子在孃家被這個嫂子欺壓慣了,若不是念著爹孃年紀大,不想讓他們平白惹閑氣,白夫人也不是事事忍讓的性子。
這次既然劉雙喜願意給她長這個臉,她也不會讓劉雙喜下不來臺。
見白夫人點了頭,劉雙喜讓丫鬟去找人請白山長過來,並吩咐廚娘晚上置辦兩桌酒席。悄悄地又吩咐去把陳奇瑞一家也請過來,人多了熱鬧,這些年都沒聚了,晚上就奢侈一些,剛好前些日子從別處運了些海鮮過來,今晚就做頓海鮮大餐。
其餘見劉雙喜吩咐丫鬟留白夫人吃晚飯,夫人們自然明白晚上這兩桌酒席沒她們什麼事兒,在攝政王府吃了一頓海鮮粥,又吃了幾碟果子,再玩會兒麻將,眼看時候不早了,便紛紛告辭離開,免得再留讓攝政王王妃覺得她們沒眼力見。
沈二夫人看著白夫人還不想走,卻被馮夫人扯著袖子拽了出去。不說她之前說的那些話對白夫人有著深深的敵意,就是這麼久了人家王妃看都沒看她一眼,也說明是不待見她了。
馮夫人真是怕了這個小姑子,生怕她在王妃面前說出什麼不合時宜的話來再惹得王妃不高興,王妃不高興了也就相當於王爺不高興了。
雖說當朝宰相姓馮,但真正掌著權的可是攝政王,什麼叫攝政王?手裡可是握著生殺予奪的大權人,攝政王願意忍你,你就是宰相,攝政王真煩了你,這個宰相也就做到頭了。
至於宮裡那位太後,若是宰相都沒得做了,誰還管你一個無子又無權的太後虛名?愛女心切的馮夫人反省一下當初做姑娘時與白夫人似乎也沒什麼交惡的地方,最後決定了,回頭就要與白夫人好好結交,這個小姑子……能遠就遠著點兒吧,公爹和婆婆已經不在了,她做嫂子的也不好教訓得太過,但這事兒回去一定要和馮宰相說一聲,別什麼時候讓這個打小就被慣壞的小姑子再做出什麼出格的事兒,連累了馮家。
劉雙喜讓人將眾位夫人都送出去後,就命人把劉四喜喊了過來,劉四喜規規矩矩地給白夫人磕了個頭,“師娘過年好,四喜給師娘拜年了。”
磕完頭手一伸,白夫人笑罵了句:“小滑頭!”卻還是從身上拿出一隻紅包塞進劉四喜的手上。
“四喜長大了,何時成親,師娘給你包個大大的包。”
無論見了誰都被問成親的劉四喜已經臉皮厚比城牆了,對白夫人笑道:“這事兒還得師娘幫我姐一起把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