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初九,樂樂的生日,劉雙喜和雲珞都沒想大辦,但得知訊息的樊城官員富商們卻都花起了心思,總是想要找理由巴結攝政王都沒機會,如今機會擺在眼前,自然都想要表現一下他們的‘孝心’。
結果一早趕到攝政王府門前,卻只見到緊閉的大門,王爺讓人傳話,孩子還小,沒見過多少世面,怕驚嚇著,來的客人便不遠送了。
話已說到這份上,禮物送不出去,只能再拿了回去。
只有宮中太皇太後和太皇太妃,以及太後、太妃送來的幾件賞賜算是送進了王府,相比之下不論是與攝政王府的親疏還是禮物的厚重程度,都被章太後拔了頭籌。
一尊等身鑲金玉佛在所有禮物中甚是顯眼,讓人驚贊的同時,也收獲不少翻著白眼的嘲諷。
沒人的時候,劉雙喜看著那尊金鑲玉佛,對雲珞道:“你說你這表妹是真有意思,有銀子往臉面上貼,就不知把我的賬結一結?當初說好兩月一結,如今都過了有一年多了吧?她竟跟沒事人兒似的,真當她做了太後,合夥做生意的賬就不用算了?拿我的銀子反過來置辦禮物送我?倒是落得個大方的名聲。”
雲珞笑:“你同她計較什麼?如今她在宮裡,除了一個做皇帝的兒子,也就剩下那些銀子了,不緊緊抓在手裡能放心嗎?你若想要銀子,我讓人把華陽城的銀子都給你運來就是。”
劉雙喜忙道:“別別,那些銀子留在封地上,好歹不管到什麼時候都是我們的,就算不留著我們用,好歹也是用在封地的百姓身上,若是運來樊城就不好說了,哪裡招災了要賑災,那些大臣就說沒銀子,到時盯上咱們……憑什麼我們辛苦賺的銀子要給那些貪官背鍋?”
雲珞像是突然想到什麼,對劉雙喜道:“我這些日子一直在琢磨,樊城如今看似繁華,但出了樊城之外,東楚的百姓日子過得並不算好,很多地方因連年戰亂百姓早就吃不飽飯,若是一直這樣下去,難保百姓不暴亂。雖然我已積極派人去各地賑災,但災民太多,國庫又空虛,只能解解燃眉之急,想要長治久安,還需另想辦法。”
劉雙喜撇了撇嘴道:“說句不好聽的,國庫為何空虛?還不是都被蛀蟲們給蛀空了,不信你去那些大官家裡搜,哪家不搜出幾萬兩銀子我就跟你姓。”
雲珞被氣笑了,“雲劉氏,你不跟我姓,還想要跟誰姓?”
“當然是跟著相公的姓了。”劉雙喜無辜地眨了眨眼,她不就是一直嘴快,順嘴就說出來了,不過從前臨縣的人都當雲珞是入贅的,喊她劉小姐,喊雲珞姑爺,後來又都喊她王妃,還真沒人叫過她雲劉氏,聽起來似乎還不錯。
雲珞瞪了她一眼,“你說的那些我都知道,可這個江山畢竟不是我的,有些事情做起來也束手束腳,若是將人都得罪的太甚,將來有一天我將手中權力交出去的一天,怕是連樊城都走不出去了。”
劉雙喜也明白這個道理,雖說如今雲珞也得罪不少人,但畢竟還是少數,可一旦他下力度整治貪腐,得罪就是整個朝堂上的人了。
正如他說的,江山又不是他的,替杜樂生守到他兒子能親政已經仁至義盡了,沒必要把自己一家都搭進去,勵精圖治什麼的還是交給小皇上來做,他只要把江山守好,無功無過就好。
可眼看小皇帝至少還要十多年才能親政,劉雙喜忍不住嘆了口氣,“相公,我覺得我們不就是想過過自己的小日子嘛,怎麼就那麼難呢?”
雲珞伸手揉了揉她的頭頂,“雲劉氏,你要相信你相公,將來一定帶你去過你想要的小日子,到時你可別哭著喊著說嫌苦。”
過了初八,各衙門就已經開始辦公,雲珞自然也不能偷懶,劉雙喜平日沒事時依然和那些夫人們來往,自從她讓人做出的麻將在夫人間流傳開後,夫人們再聚會很少再吟詩作對、賞花彈琴,一色兒的四人坐在麻將桌邊,旁邊或站或坐地圍滿了抱肩看熱鬧的。
劉雙喜看了暗喜在心,大家總算不用再笑誰誰詩詞不精,誰誰彈琴不成調兒了,大家不都吆五喝六地誰還顧得上形象了?
讓劉雙喜意外的倒是章太妃,從前一向愛熱鬧的她、被嘲笑人傻錢多的她,最近卻像是突然轉了性,無論這邊多熱鬧,她都在自己的小院子裡待著,就是來人拜訪也很少出面,倒真像是修身養性了。
白夫人是正月十二這天來的攝政王府,同來的還有她孃家嫂子沈二夫人,劉雙喜知道白夫人的孃家姓沈,還知道白夫人的爹是翰林院學士,只是如今因年事已高,常年在家中養病。
而幾個兄弟也都在朝中做些不大不小的官,除了早年間那些事,沈家人在京中倒是低調得很。
但白夫人的二哥沈泰寧卻娶了個門弟高的媳婦,沈二夫人孃家姓馮,正中宮中那位馮太後的親姑母。馮家出了三朝宰相,當朝宰相馮逸鳴正是馮太後的親爹,這位馮夫人的兄長。
憑著這層關系,沈二夫人在沈家的地位很高,就是婆婆平常對她說話都溫聲細語,整個沈家的大權就落在沈二夫人的手上。
這次帶著白夫人來攝政王王府做客,沈二夫人也有著自己的心思,沈家在朝中只能算是中等人家,沈家人都對她服服帖帖。
之前她剛嫁過來時與白夫人就不甚和睦,白夫人骨子裡一向有些清高,又因才名在外,沈二夫人沒嫁之前倒是被白夫人比下不只一頭,沈二夫人心裡一直都有個結,嫁到沈家後,白夫人開始時對她恭敬有餘親近不足,甚至隱隱沈二夫人能感覺到,白夫人似乎並不願意與她多來往。
沈二夫人心裡不滿,卻又拿白夫人無奈,最後白夫人和白山長私奔後,沈二夫人更是以此為恥。
這次白夫人回樊城孃家,老兩口雖然被沈老爺子和沈老夫人教訓了幾句,但畢竟是親閨女,也過去了這麼多年,哪還有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