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澹臺夜抬眸一瞥,挑眉道:“又有何打算?”
蘇絨不多解釋,直接將那紙箋展開,遞給了他。
“桑基魚塘?”
青年愣了下,皺眉開始細看。
這紫淵國風調雨順,地形又處於沖積平原,如同泰國一般的地理情況和氣候。
蘇絨琢磨了一刻,又藉著系統看了大半個月的書,終於選定了這個法子。
所謂桑基魚塘,就是在挖深魚塘,墊高基田,再用塘泥培土種桑養蠶,塘裡養魚的農作法。
這個法子的妙處在於,合理的利用原有的多餘田壟,在農田附近新設魚塘,同時發展多項農工活動。
現在還是初秋,等政令一層層的釋出下去,估計附近一帶的農民都已經秋收完畢,開始進入農閑的狀態裡。
合理利用秋冬的閑暇期,逐步試點推廣桑基魚塘的法子,不僅可以改善土質、創造更多生産力和收入之外,還能進一步利用農婦們的勞動力,發展絲綢紡織工藝。
這桑樹長得快,基本上都不用管太多,等樹葉冒出來摘下養蠶即可。
如果皇上有意大力推廣,更可以直接掏筆銀子補貼下桑樹苗兒。
“你打算將這封奏摺,交給海陽王?”澹臺夜提筆取紙,直接用行楷再次謄抄一遍。
他一出手,落下的字跡便換成了蘇慎的手筆,不僅連行筆的習慣改了,連奏摺裡承前啟後的轉折語都替換成了蘇慎慣用的口吻。
蘇絨忘了這尺牘奏章裡的各種文書規矩,暗自慶幸自己先來找了他一趟,又開口道:“我覺得,可以先指定一個郡試點執行,如果效果彰著,再進一步擴大範圍。”
澹臺夜筆順一頓,又垂眸續了三行,無論是表意遣詞都典雅精緻。
“我明天去見一趟海陽王。”
2
桑基魚塘這個計策,不僅要考慮當地百姓的執行程度,還要考慮附近的絲綢市場、商貿範圍以及交通發達程度。
蘇絨雖然有二狗子在手,但畢竟是個演員出身的,對具體的運作流程不算清楚。
他們秉燭夜談直到子夜,連聖旨的稿子都改了三遍。
一切都等著被打包梳理好了之後,再交到蘇慎手裡,由他上朝時當眾提出,以達到一鳴驚人的效用。
“我這哥哥,當真是個不開竅的。”蘇絨含笑道:“他讀完這篇文章,未必能懂,還請澹臺大人指教一二。”
“自然。”澹臺熟稔的研墨落筆,又補了兩句歌頌皇上英明神武的俗句。
他寫的文章還是透著三四分清氣,得露幾個蹩腳的地方才不會讓人懷疑。
蘇絨在夜色中離去,也沒有再叮囑任何言語。
澹臺夜枯坐了半晌,才吩咐婢女去把倉庫裡那一套江湖郎中的行頭找來。
他這府邸雖然往來的客人少,但盯著的眼睛多。
蘇慎這頭正聽著小倌兒們唱曲呢,突然身後被人輕拍一掌。
“蘇絨?!”
他慌亂地轉身,卻看見了最陌生的那個男人。
澹臺夜身著粗布方巾,正慢條斯理地撕下那抹假鬍子。
“是你……”蘇慎心知自己養的這窩小倌兒們都沒見過達官貴人,也斷然不認識這江湖郎中是誰,仍忙不疊的將他們趕走,只留他們二人呆在這小院子裡。
等那張奏摺被攤開,蘇慎都懵了。
“這是什麼?”
“先背下來,全背。”澹臺夜慢條斯理道。
“這麼長——全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