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嘛,我們等了很久,但到今天為止,還是無人來認領。”
“原來如此,這可真是一件怪事啊。”
大隅巡查與站員的腳步,在卡車間不停地穿梭著。說著說著,兩個人來到了一間水泥建造的大型倉庫前,這裡就是車站的貨物倉庫。午後的天空布滿烏雲,連帶地讓四周的光線也昏暗起來。貨物放置區的天花板上,亮著數十盞電燈。
忙碌的站員們,把從列車上卸下來的貨物運到這裡,做著整理與盤點的工作,而站在一旁監督的,是位稍微上了點兒年紀的主任。他一看到大隅巡查,黝黑的臉龐上,立刻顯現出緊張的神色,連忙走了過來。
“實在很抱歉,為了一件還沒有確定的事情,就請您來到這裡。等一下不管您要笑話、還是要責怪我們,我們都不會說什麼,但無論如何,等會兒開啟那貨物的時候,希望您能在現場,為我們做個見證。”
主任說完之後,指了指橫在地上的黑色大箱子。太隅巡查走近一看,一眼就看出,那是個大型的皮箱。箱子表面,似乎貼上了非常結實的牛皮,看起來不是那種使用時稍微粗魯些,就會壞掉的便宜貨。箱子上繫著兩條寬寬的皮帶,兼具裝飾與實用功能的大黃銅鉚釘與鎖頭,正泛著暗淡的光。
皮箱寄送的時候,似乎沒有加其他包裝,只綁上常見的馬尼拉細麻繩,麻繩豎著綁了兩條,橫著綁了四條。箱子兩端各綁著一塊比魚糕板1的板子,還要大一圃的白木板,木板上的字跡潦草,寫著收件人的姓名地址:
1一種手工製作魚糕時,會使用到的晾曬板。
東京都
中央區
日本橋
蠣殼町
五丁目四九
風雅堂
手塚太左衛門先生
而在這行文字的左側1,可以看到有一行寫得更小一些的文字,上面記著寄件人的姓名:
1日本信封上的文字是豎著排版的。
若松市郊
二島
鴨生田
近松千鶴夫
只有這些資訊,尚不足以讓人起疑。然而,不用靠近,就能聞到從這只皮箱裡,散發出來的一股令人作嘔的惡臭。
大隅巡查吩咐手握剪刀的主任注意,千萬不要剪掉細麻繩上的結。主任用力點了點頭,老練地剪斷細麻繩,然後一鼓作氣,使勁將兩條皮帶解開。
“喂,你去幫我把桌上的萬能鑰匙拿過來!”
站在旁邊、聽到吩咐的站員,立即拿了鑰匙交給主任。主任把鑰匙輕輕插入鑰匙孔,小心翼翼地轉了一下,只聽“咔嗒”一聲,鎖開了。接著,另一道鎖也在同樣的手法下,被順利地開啟了。
開鎖的程式完成後,兩名站員彎下腰,分別抓住了皮箱兩側的蓋子。
“開啟它。”主任的聲音有些嘶啞,
兩名年輕站員沉默著掀開蓋子,大隅巡查、主任與其他幾名站員屏氣凝神,眼睛一動不動地,注視著慢慢開啟的皮箱。
皮箱蓋子被掀開的同時,濃烈的惡臭,也猛地撲鼻而來。其中一名站員,以工作為藉口,迅速逃離現場,主任也因為受不了臭氣,掏出麻布手帕,一把捂住了鼻子。
終於,蓋子被掀開了。皮箱裡塞滿了稻草屑,兩名站員傾身把稻草屑清理幹淨後,底部出現了一個被墨綠色的橡膠布,緊緊包住的大包裹。一名站員一手按著自己的胃,彎腰沖了出去。
兩名年輕站員咬著牙,忍住了令人掩鼻的惡臭,解開了橡膠布,就在這時候,在場的人幾乎同時驚呼著,往後退了一步。
橡膠布裡滾出了一具男屍!他穿著已經褪成羊羹色的羽織袴1,蓄著短發和滿臉胡須,死狀令人不忍卒睹。
1男式和服,短外褂加上摺裙。
看樣子,他已經死了有相當長一段時間了,整張臉醜陋地腫脹著,顏色就像是被丟到垃圾場的西洋梨,看著十分惡心。大隅巡查吩咐主任維持現場,同時借了手邊的電話,急急忙忙地向警方通報了這件大事。
02
第一幕落幕後十分鐘,管區的愛宕警察署,就已經派出調查組了。在兼原警部的率領下,五名警務人員、鑒定人員、以及法醫,迅速趕到了現場。他們的到來,打破了原本沉寂的場面,讓此案跨人了沸沸揚揚的第二幕。
跟在警方一行人之後乘車到達的,是一群專跑警視廳新聞的記者,他們架好照相機之後,快門不停地被咔嚓摁下,閃光燈閃出一道道璀璨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