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榳兒,你答應我,一定不要去找他問這事,你可以去找皇後娘娘身邊的其他人小心的查問這事,但千萬不要找沈穆軻,他對皇後娘娘忠心耿耿,絕不會背叛她的。”陶氏抓緊高榳的胳膊,“榳兒,萬事以性命為重,切不可沖動。你的生母不會願意你以性命為代價,為她找尋屍骨的。”
高榳看著神情緊張的陶氏,心中一暖,喚道:“母親。”
“榳兒,你答應我,你答應我,答應我。”陶氏急聲道。
“我答應你,我不去找他。”高榳正顏道。
陶氏放心地笑了。
“母親,還有就是地動的事,我想告訴父皇,可是空口無憑,父皇不可能相信我。”高榳苦惱地道。
“我也怕人說我妖言惑眾,才什麼都不敢說的。”陶氏無奈地道。明知天災即將降臨,卻什麼都做不了,這讓人很沮喪。
母子倆愁眉不展,這時,外面突然傳來騷動聲,接著又聽到招財大聲道:“太太,三姑奶奶回來了。”
“這孩子,大著個肚子,不安生在婆家養著,跑回娘來做什麼?”陶氏嘴裡抱怨著往外走。
高榳心念一動,道:“母親,讓小九妹進來,一人計短,三人計長,或許小九妹能為我們解決難題。”
陶氏遲疑了一下,“好,我叫她進來。”
少頃,沈丹遐就隨陶氏進來了,看到高榳在屋裡,沈丹遐眸光閃了閃,“榳哥哥,你又來喝乳香茶啊?”
“是的。”高榳笑道。
沈丹遐坐下,陶氏往她背後塞了軟枕,“靠著。”
等陶氏坐好,高榳繼續了剛才的話題,因沈丹遐已猜到陶氏和高榳都重生的人,他們說會發生地震,那麼就肯定會發生地震。沈丹遐沒有親歷地震,但曾參加震後的救援工作。
地震過後滿目瘡痍,眼見之處一片狼籍,殘垣斷壁,不忍直視。沈丹遐也贊同他們的意思,事先示警,當然她也不想他們陷入流言蜚語之中,沉吟片刻道:“我在前朝章大才子的手稿中曾看到過有關地震,地動的描寫,和現在發生的很相似。”
“手稿在哪裡?”高榳急切地問道。
“我一會回去找出來,讓朗哥哥拿給你。”沈丹遐笑道。
“好,你找出來就讓徐朗拿給我,事情緊急,動作要快。”高榳鄭重地道。
“我知道,我這就回去。”沈丹遐起身道。
走到門口,沈丹遐停步回頭道:“榳哥哥,你跟皇上說時,可以給皇上一個建議,就說是祖宗託夢,近來京中有大事發生,需要提前做好準備之類的話。”
“為何?”高榳不解。
沈丹遐睫毛微微顫了顫,道:“地動是天災,被有心人利用的話,會變成天譴。”沈丹遐突然想起史書上的一段記載,有位帝王在位時,發生地動,為平息民怨寫了罪己書。
高榳明瞭,笑道:“多謝小九妹提醒。”
沈丹遐莞爾,開門走了出去,回徐家去找那本章善聰的手稿。陶氏又囑咐了高榳幾句,才將他送走。看著高榳遠去的身影,陶氏唇角上勾,幾不可聞地說了句,“沈穆軻,你的死期終於到了。”
沈丹遐回到家裡,不多時就找到了那本手稿,翻到記載著地震的那一頁,上面寫著“井水靜而無波,突渾如泥漿,泥渣上浮,勢必地震;天晴日暖,碧空清淨,忽見黑去如縷,蜿如長蛇,橫亙空際,久而不散,此為地震雲也;時值盛夏,酷熱蒸騰,揮汗如雨,驀覺清涼,如受冰雪,冷氣襲人,此乃地龍翻身之兆;飛鳥不回巢、鼠白日而出、犬縮尾吠叫、雞斂翅貼地,即震勢將至;遇此些情景,急宜趨避,以防不測之災。”
手稿找到了,沈丹遐立刻讓莫失將手稿送去給徐朗,讓他轉交給大皇子高榳。這種利民又利己的功勞,多多易善。
拿到了手稿的高榳也沒有耽擱,立刻去找皇上;得知皇上在啟儀宮,高榳雖已懷疑趙後不是自己的生母,可他聽從的陶氏的勸,這事日後就算有確鑿證據,他大權在握的那天,也不能將這事公之於眾,他今生今世只能當趙後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