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ic65年9月17日,太平洋。
有數百個人影分成幾路在橫跨太平洋的磁軌鋼骨上奔跑,從高空鳥瞰,白色的防護服和黑色的影子交疊在一起,像是一群奔走的斑馬。
這其實是一種很危險的舉動。國際磁軌線的頂部骨架寬達3米,小心一些連轎車都可以在上面賓士,真正的問題在於雨水和臺風。
8月是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盛行的時間,每一道高壓都伴隨著狂風和暴雨,陸地上的雨雲不經綠島淨化已經是飽含輻射,那麼海洋呢?事實上,即便把防護服的開口全部封閉,灰色的海蒸騰出來的雨水也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更別說每一次狂風都是生死考驗,在茫茫天地之威面前,渺小的人類一個不小心就會被遠遠拋進海裡,連救援都是奢望。
可這已經是唯一的通道了。美洲聯盟啟動歸並程式以來,其軍隊第一時間就把毛利和南京通往墨西哥城的國際磁軌拆了個七零八落,磁軌列車已經不可能通行,只留下包裹在磁軌四周的幾條精鋼骨架依然保留著橫跨大洋的理論可能。鋼骨不可能因為戰爭拆除,這是鋪設跨洋軌道的基礎,每一條都浸滿了人類先輩的斑斑血汗,哪怕是法諾爾伏擊拾荒者聯盟的時候也沒有動過這些看似防禦漏洞的骨架分毫,安迪自爆損壞了少許也在第一時間被修複了。
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是這個時代最質樸的戰爭論調,換做誰都不會試圖去觸碰。
更何況理論可能畢竟只是理論可能,13000餘公裡,橫穿赤道的毛利至墨西哥城國際軌道根本不是人類靠雙腳可以跑得過去的,更別說還有恐怖的副熱帶高壓和鬼哭般的深海風暴肆虐其間。
然而就是這樣一條十死無生的進兵通道,在8月30日宣佈命令的時候,伯加索斯全部100組武裝小隊,格林尼治複國組織從起源留學生裡精挑細選出來的8名一階能力者在柯蘭、陶淘和蒼喆的帶領下沒有一個人拒絕。
<101nove.4爬上鋼骨,一路奔行,平均日行400公裡,至今已近穿過3個臺風,經歷6場風暴,非戰損失達到92人,這支突襲部隊也幾乎走完全程的一半了。
陶淘的雙腿飛快擺動,身體自然而然調整出最佳奔跑姿勢,近30度的前傾,身體幾乎貼到鋼架上。18天的急行軍把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子折磨得又黑又瘦,可雙腿越來越有力,眼神越來越堅定,這趟苦難之旅洗滌著青春期躁動的心,濃縮出金子般堅忍不拔的意志。
陶淘在大口喘息,擺腿的速度沒有放緩,眼睛裡也只有腳下的路。鋼骨每300米就有一個接扣,那裡會突兀地有一個高起20厘米到1米的坎,不一而足,跳得高了會增加體能消耗,跳得低了當然會被絆倒,必須要提前判斷,恰到好處地跨越,有些像花樣跨欄。
整個隊伍就是這樣起伏著前進,像海浪滾滾,柯蘭和蒼喆在隊伍中間飛得不緊不慢,畢竟是靠雙腿跑,兼顧速度和耐力的情況下隊伍的行進速度只有差不多40公裡,每天跑12個小時,這種速度對三階能力者來說就像在飄,連蒼喆的飛毯都可以跟得很輕松。
從樓蘭海投奔毛利的蒼喆已經悠閑很久了。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論作戰一個武裝小隊搞定他沒有任何問題,報仇什麼的根本輪不到他,原本可以憑借飛毯帶著飛賊團快速運動,但毛利的能力者只有蘇勒、茉兒、德爾、秦鈺等寥寥幾個不會飛。毛利的大環境是防守反擊,不需要幾個二階大範圍扯動突擊,蘇勒和茉兒還去了華夏,於是他徹底沒了用武之地。
本來就是特殊用途能力,所以他不會消極,安安靜靜地守著自己的崗位閑聽風雲。然後這次突襲就找到了他,100支武者小隊就有100個不擅長運動的參謀,只有他能帶著他們穿過大洋,這一點連三階能力者都做不到。
盤腿坐在寬大的飛毯前端,蒼喆捧著計時器,身後還橫七豎八地躺著十幾個參謀,當計時器跳到12,他向柯蘭揮了揮手。
“紮營!修整!”柯蘭在空中劃過一個圓弧,驟然加速從隊伍上空掠過,留下的就是停止前進的命令。
一天約500公裡,也就是奔跑12小時,是這支精銳身體自然恢複範圍內的行軍極限,接下來就該搭建營帳,埋夥做飯了。
散亂的隊伍很快以小隊為單位聚成一個個圈子。他們的帳篷是毛利精工特別趕制的,重量只有4公斤,沒有骨架,內部沖壓,圓頂尖端是一個太陽能充電板,底部則鑲嵌著大量的電磁鐵,充電板展開以後帳篷能緊緊地吸附在鋼骨表面,再開啟吸氣閥,一個個胖乎乎具備二級防輻射功能的半球就會撐起來,內部空間足夠8個人休息。
柯蘭眼看著一個個小圓頂在幾分鐘內成型,不由地慶幸,如果不是精工那些書呆子工程師非要隊伍多帶幾塊大型充電板,這支部隊早在第二次穿越臺風圈時就全軍覆沒了。
經過那次在一片海域賴著不走,肆意妄為了整整兩天的臺風後,損失慘重的隊伍就自動把行軍時間調整到了晚上,晝伏夜行,為的就是有更多的時間為那些救命的充電板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