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媽媽看到她滿是陰戾的臉,把想要說的話都吞了回去。
護國長公主因為顧唸的身世,讓從前老侯爺留下的人手去查探,她沒有和顧世安說,彼此分開查,總能發現不同的蛛絲馬跡。
她不相信念念會是抱來,可是為了探清楚於老夫人這樣說背後的目的,她也要查個清楚。
那邊順天府尹劉大人面前跪著一個告狀的人,哭的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狀告齊國公世子顧至城強搶一個十五歲的小姑娘,和縣令勾結,枉顧國法,草菅人命,
那告狀之人是那小姑娘的哥哥,他道,“我們要報官,他卻說他是齊國公府世子,外祖父是閣老,就是告禦狀都沒用。
我爹不信,去衙門告他,可衙役卻把我們趕了出來,我爹不死心,再去,竟被按著打了一頓,說是擾亂公務,打了四十大板。
可憐我爹一把年紀,捱了板子,連一個月都沒熬過去,就沒了。
他老人家臨死前還惦記著我妹妹,他死不瞑目啊。
我想去找那個齊國公府的世子,還有那閣老,可我這樣的小民,人家理都不理,到如今,我都不知道我妹妹是生是死。”
那告狀的人大哭起來,哭的圍觀之人心頭酸酸的,只見那告狀的人呼了自己一巴掌,
“我說要來京城告他們,結果……結果當天晚上我家就起了大火。”
“我臨時有事出去了,逃過一劫,這段時間我都是躲在山裡頭,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想報仇,可他隻手遮天,我怎麼報仇?
幸好,天可憐見,我碰到一個好心的商隊,他們幫我入了京城。”
這一通說下來,邊上圍觀的人連男子的眼中都泛出淚花,同樣都是無依無靠的老百姓,都是感同身受。
順天府尹劉大人一邊安撫那告狀的王二虎和圍觀的百姓,一邊派人去王二虎說的地方調查。
正當他忙的焦頭爛額的時候,為顧至城說情的人來了,人是楊閣老夫人派來的。
楊閣老夫人也是恨楊氏母子不省心,給閣老抹黑,可如果顧至城的事坐實了,他也跟著要受牽連。
顧至城仗勢欺人,仗的也有楊閣老的勢,外人就會把帳算到楊閣老的頭上。
劉大人客客氣氣的招待了來人,等到終於把人打發了之後,不禁感慨,內宅夫人就是眼皮子淺,誣告?上下嘴皮子一碰就是誣告?當百姓都是傻子不成?
幸好,楊閣老一開始就說了,讓他徹查到底。不過,就算楊閣老不說,他也會徹查到底的。
劉大人辦事的效率一直都很快的,這次也一樣。
沒幾日,就全部審訊清楚了。
王家人第一次到當地縣衙告狀,顧至城就帶著銀子上門,還擺出貴人款,當地的縣令膽子小,銀子沒敢收,案件也不敢受理,如此賣了顧家一個人情。
畢竟就在京城周邊,一旦事情被捅了出去,命都要去掉半條。
只是到了第二次,竟然有楊家的管事來打招呼,上頭有人兜著,縣令這才敢放開膽子做,打了王爹一頓,拿了顧家一大筆錢,王家果然消停了。
可是誰能想到顧至城竟然這樣混,竟然派人殺人滅口?
縣令拿了錢財手軟,就要硬著頭皮幫著遮掩,他後悔死自己拿那個錢了,分明就是催命錢那。
他膽戰心驚的,等到事發的時候竟然鬆了一口氣。
顧至城是在東山學院讀書,沒想到書沒讀好,壞事幹了不少,而楊氏也經常幫著遮掩。
劉大人沒想到顧至城能幹出這樣的事情來,年紀青青怎麼就如此的心狠手辣?
不說顧家上下如何的焦頭爛額,護國長公主派出去的人抓了於老夫人身邊侍奉了幾十年的嬤嬤。
護國長公主在柴房見了她。
“為什麼當年明明沒有孩子一同出生。你主子卻說有,到底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