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在門口的事情,以前趙成就沒有少做,可後來呢?白玉英哼哼兩聲,再不想這事,只當著痛快翻篇了。
但倘若對方還要計較,她就把那些日子的記賬本狠狠甩在對方的臉上。
日子慢慢過去,舒曼漸漸地也適應了東北的冬天,一個人住著也不再像開始的時候那般慌亂。
臘月十七那天,張紅軍回來了。
他一回來就鑽進村委會,神神秘秘地一群人呆了好久。
最後張隊長拍板:“這事等建設回來再問問,若是真的成,咱們就幹。”
老叔公也點了點頭:“現在局勢已經不像前些年了,紅軍說的未必不行。”早些時候,老叔公拿著補貼和退休金沒少救濟老領導和老戰友。這些年陸續得到一些回報,他倒是不貪圖這些。
可這也是間接說明,黑暗籠罩的天空正在一點點退去,光明的到來不會太久了。
那一天村委會的事情並未傳出來,舒曼也是後兩日,見到李月娥的時候才知道的。
“聽說你是上海來的,你紅軍大哥不好意思過來,就讓我問問,是不是有那些什麼書教人冬天種菜的?”
“是說大棚菜嗎?”舒曼沒想到張紅軍出去一趟會帶回這事,不過聽完後還是十分贊同的。
要說別的事情,她未必清楚,什麼種棉花種土豆她都不懂。可大棚菜還是多少聽說過的,因為當時一個驢友就是靠著大棚菜發家,夜深的時候,點著篝火,就自然而然地感慨起來。雖有些吹牛逼的性質,但大棚菜的初期操作,卻是說的十分明瞭。
舒曼倒是願意幫忙這事。
不為別的,就為了蔬菜多了,自己也能改善飲食。
不然一個冬天除了凍白菜就是醃菜,要麼土豆地瓜這些,吃多了,她都生理上反胃拒絕了。
雖然她才來沒多久,還不至於如此,但未雨綢繆嗎?
不過也不能直接說自己會。
那太嚇人了,不符合舒曼的人設,完全操出一個初中生的水準,但是舒安不同了,他是真正的學霸,常年泡在知識的海洋中。若非無學可上,考一個狀元都能是眨眨眼的事情。
“過兩日,我要和杜鵑姐她們去鎮裡買糧食,正好去寄信。”本來之前就說要去鎮裡買糧食的,後來白玉英說了到時候有人幫忙送回來,讓她們等個幾天。要是糧食不夠,她藉著。橫豎知道杜鵑和舒曼都有錢了,不怕不還。
雖是開玩笑的意思,但也讓杜鵑穩了穩心思,開口朝白玉英借了一些口糧。
至於舒曼就跟不怕了。
她帶來的那一小布袋的麵粉,吃了幾天的麵疙瘩,冬天啥事都不用做,胃口真不大,其他的張大娘和張秀秀給的也是不少了。
“那行,到時候讓老根叔送你們去。”李月娥說完喜滋滋地走了,在紅旗村大家都是預設的等張隊長退了,那位置基本上就是張紅軍的。雖然如今還沒有當上,若是自家男人真的能為村裡找一個營生,怕是再沒人反對了。
幾日後,舒曼正在郵局,頂著白玉英促狹的目光鎮定自若地走了進去。
“唉,大閨女你過來。”
熟悉的聲音響起,舒曼下意識地看過去,是上一回提醒自己的那個大娘。事後張家也去感謝過,舒曼記得對方夫家姓劉。
“劉大娘,您叫我嗎?”舒曼指了指自己。
“可不是你?”劉大娘招招手:“你是舒曼吧?喏,有你的信呢。正好你來了,小劉就不用去紅旗村了。”
旁邊有人解釋那小劉就是劉大娘的兒子。
劉大娘也不理別人說她這是給自己兒子省事。
本來嘛,要是人沒來,肯定要去送。可既然都來了,幹什麼還多此一舉。
舒曼從一個靦腆的少年手裡接過信,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包裹。
是上海寄過來的。
算算時間,應該是自己拍電報回去之前寄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