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企業上市後,投資回報驚人。
很多擬上市公司的股東在企業ipo成功後一躍成為了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和億萬富翁,實現了財務自由。
所以想上市的企業多,想成為擬上市企業的股東的人更多。
而企業要上市,必須得聘請證券公司做它的保薦人,也即是老秦他們部門要幹的基本工作!
想一想,證券公司有了這個得天獨厚的前提在,它的投資子公司豈有不迅速跟進,對這樣的擬上市企業進行投資的道理?
所以,很多ipo專案都是證券公司下屬投資子公司先投資擬上市企業,然後投行部進行保薦,即“直投+保薦”模式。甚至拿專案的時候,兩個部門還一起出馬,直投入股,投行保薦,形成有效的利益捆綁。
這種情況跟娛樂圈常看見的那種新聞某某明星在某某企業上市前夕火速入股有異曲同工之妙。
無論企業上市沒上市,它都傾向於能獲得券商大筆資金的青睞,一則可以給擬上市公司ipo的成功增加砝碼,二則能刺激公司股價上漲,即使不漲,但至少維~穩是沒問題的。
正是因為券商成了企業的金主爸爸,所以投行部盡管不是負責直接投資的部門,但是其經常跟被投資企業打交道,關系親密,所以老秦遞話,百分之百沒問題。
然而,這就是很明顯的利益輸送了,嚴重違反組織紀律。
倘若老秦為了他裴振亨而承了企業這個情,那在輔導企業上市或是兼併重組的過程中,他還能不能做到勤勉盡責?恐怕必須要打一個問號了。
企業在上市的過程中不出事也就罷了,一旦出事,這個忙看似雖小,但是事情要是捅出來,絕對是往大了往嚴重的方向說。也許會害得老秦前程盡毀,也許會使得證券公司失去保薦人資格。
盡管這種機率微乎其微,但是萬一呢?
所以裴振亨更不可能答應。
未免因為自己的完全拒絕,老秦還得想其他的轍,他便委婉道:“先別慌,我先看看憑自己的本事能不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要是不能,我再找你幫忙不遲。”
他這麼一說,老秦就放心了,果真不再執意規勸。
老秦在意的是裴振亨壓根兒就不願意接受他的幫助,若這樣的話,絕對意味著他以後很有可能會逐漸疏遠了他這個朋友,因為他知道這個人很驕傲。唯有他抓住了他伸出去的援手,這份友誼才可能會繼續維持下去。
想起裴振亨先前說對如今的政策和市場不太瞭解,老秦想了想,就揀著能安撫到他的內容閑聊起資本市場來。
“其實你進去這幾年,證券市場也跟著大起大落,特沒勁兒!”老秦說,“感覺多年的辛苦工作都白幹了。”
“2008年因為次貸危機的影響,那次的股災想必你還記憶猶新吧?可是,振亨,你知不知道2015年又發生了一次股災?比2008年那一次還要慘烈得多!”
老秦說話時,眉飛色舞的,臉上洋溢著四射的激情,看得裴振亨忍不住笑道:“看你這麼高興,難不成你在2015年的股災中發大財了?”
在a股股市中投資,人們主要賺取的不是上市公司的分紅,而是股票買賣的差價。股價波動越劇烈,所獲的差價利潤就越高。股民之所以不喜歡大盤股的原因就是因為其股價波動不大,基本長期躺平。
既然是股災,就意味著股價的波動十分劇烈。那麼,就有神人極有可能因此獲利。
並非股價上漲才會獲利,股價下跌也是獲利的一種途徑。
有了融資融券之後,股票價格跳水,也是能獲得暴利的。
所以,裴振亨才會有此一說。
“那哪能呢?那次股災讓我、讓同事、讓很多股民的財富大幅縮水,可謂一夜回到解放前,幾乎所有人都沒跑脫!振亨,血淋淋的教訓告訴我們,還是那句老話,a股股市是政策為導向的股市,不是價值導向。”老秦感慨的說。
“你我從前私下裡常常鄙夷研究所的工作,覺得那個部門一天到晚研究行業,寫行業分析報告,內容密密匝匝,各種資料圖表,看起來很漂亮,其實有卵用!”
別看裴振亨是學霸,幹的投資這一行,但他最不耐煩寫各類研究報告,看都覺得厭煩。獲得的機構調研報告,基本看過就忘,他覺得能篩選出的有用的東西少之又少,關鍵是對a股不適用。
老秦雖然耐心比他好點,但他也不耐煩看各類行業研究報告。
“我倆一致認為,a股市場政策市的痕跡極其明顯,研究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傾向和産業戰略才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這次股災打我們臉了政策所引發的結果,真是連制定政策的人,都難以預料到的啊。”
裴振亨聽得來了興趣,“2015年國家對股市幹了什麼?”
他在獄中看新聞聯播,然而股災這種事情一般都會在新聞裡弱化,目的是不想引起進一步的恐慌。反正他也沒有親身參與,所以,他已不記得2015年的資本市場在當時的新聞裡是怎麼講的了,印象並不深刻。
老秦呵了聲,道:“幹的事情可多了!”
“2014年到2015年上半年,a股著實走了一波大牛市行情。跟2008年之前一樣,股民閉著眼睛買,基本上買啥股票都是賺,大盤指數也一度沖上了5000點!”
“這時候,股市上萬點不是夢、保潔大媽跑步進場等言論甚囂塵上,各類公募私募基金銷售火爆,還有瘋狂加槓桿,銀行夾層配資等……各種資金想方設法往股市中砸,還有人把住房賣了或是抵押貸款去投資股票!”
時隔多年,難得有機會再與裴振亨議論證券市場的事情,老秦便說得仔細,不免話多了。
“即便我們這種在證券公司工作的人,也失去了冷靜的判斷。那個時候,每天上班都熱血沸騰的,說的最多的話題便是自己股票賬戶裡的資産規模又上了一個新臺階什麼的,仿若身在雲端裡,有種虛幻的充實感。”
“一切好似2008年我倆一起經歷過的那段歷史在重演。”老秦說,“但是,我仍舊沒有清醒過來,吸取到教訓。面對瘋狂的a股市場,我把大部分~身家也投入到了股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