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蹙了蹙眉,但也心知趙瀲膈應什麼,便不動聲色地拂了衣袖,下了道懿旨給兩人賜婚。這是給公主賜婚,沒經過皇帝手,百官也沒有意見。
賜婚之後,趙瀲便見了瞿唐一面,畫像雖有褒美、筆過其實之嫌,但模樣算得上週正,個子高挑,除了面孔黑了些,目光色了些,沒多少可挑剔的,趙瀲自恃貌美,和他說了兩句話,卻也沒嫌棄,這事她就無可無不可地算是滿意了。
見過了瞿唐,趙瀲徹底得脫囚籠,飛出了大金屋子,住到了自己建在汴梁玄武大街上氣派非凡的文昭公主府。自出了宮,也懶得日日入宮朝國事繁冗的母後討嫌,若不是才入夏皇弟生了場怪病,灌了幾碗藥湯不見好,母後要出宮為其求佛,還輪不著她陪王伴駕的。
太後睨了她一眼,嘴唇一挑,“你若嫁到瞿家去,三日不惹出禍事來,母後再來虛華寺為佛祖燒幾炷。”
趙瀲沒反駁,瞿家的公婆不好應付這個她早有耳聞,倘若人家不給公主臺階下,她這個天之驕女少不得也要鬧得人家家裡雞飛狗跳的,反正她有房有車,有朝廷俸祿養著,淨身出戶也不怕,大不了成婚了做個掛名夫妻,她仍舊住她的公主府,讓他們幹瞪眼,如此便甚合心意了。
密林被行駛的馬車拋在身後,油綠豐潤的夏葉冉冉地曳著柔條,趙瀲歪出腦袋透氣時,信手便折了一枝蔓過道兒的卷枝,馬蹄一卷,滿地地婆婆丁被捲起一波雪白的絨毛,跟滿城裡飛的楊柳輕絮差不離,差點嗆了趙瀲一鼻孔。
車入汴梁皇城,才走到東街,只聽到人聲鼎沸,那群人似在吵嚷著,趙瀲心一驚,忙摁住了太後欲動的一雙手,“母後,好像出了點事。”
太後和公主的車駕,還是有人識得的,盡管上百騎兵開道,也禁不得一個暴吼的聲兒竄過人聲,飛了來:“太後娘娘!民女要狀告新河瞿家欺君罔上、枉顧王法!”
東街是太後從虛華寺回來入宮必經之路,這聲音一停卻是個柔弱女子,太後還沒動容,趙瀲皺了皺眉頭道,“母後小心有詐,讓我去瞅瞅。”
這年頭,眾百官對著太後是各種服氣,但誰心裡還沒個“牝雞司晨”的罵辭,日子太平久了,總有幾個要活動筋骨,找倆不成氣候的刺客的,花樣倒是越來越多了,可惜從來一事無成。
趙瀲踩著一雙木屐,披著一襲水墨漸染的素色長袍徐步而出,四皆驚嘆竟是公主在此,但見她眉眼昳麗,實在一股說不出的高傲端豔,如花中白玉,那地上披麻戴孝同是一身白的少女,便顯得……唯唯諾諾小家子氣了。
公主走一步,那看戲的人便退一步,趙瀲微微笑著,摸著下巴走到了少女跟前,只見她楚楚可憐地跪在地上,低著頭,方才石破天驚的喊屈彷彿不是處自她之口,她這一身孝服,在人堆裡卻很是紮眼,趙瀲道:“你方才說,新河瞿家怎麼了?”
少女似也知曉,眼前人是與瞿唐訂了親的公主,本來心有不服氣,一見到趙瀲姿容,不服也服了,只是揹著數條人命,她不得不陳詞,將血書呈上。
趙瀲疑惑著接到手中,那少女便埋著頭道:“民女狀告新河瞿氏。民女本是瞿唐養在汴梁城中的妾侍,他每逢初一十五,便到安置我的家中來,得知他與公主議婚時,民女也曾為夫郎升遷而歡喜,可……不曾料到,那瞿家竟哄騙太後公主,說瞿唐身無別婦,將來亦只有公主一人。民女便聽著不對了,怕瞿家招惹欺君,便上門去問,豈料竟被人打了出來,我家中父母都是瞿家家僕,我二叔已被瞿家不幸打死,他們為了滅口,竟要將我們逐出汴梁賣到遼國去……”
她雖哭哭啼啼哽哽咽咽的,但說話條理倒清楚,趙瀲聽明白了,她拿著血書給自己扇了扇風,只見路旁看熱鬧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看客們紛紛搖頭嘆息,各自停了點鱷魚淚在眼眶裡,還有對趙瀲不懷善意的。
趙瀲:……這事怎麼算我也是被蒙在鼓裡的受害人啊。
趙瀲笑了笑,朝一旁的黑甲騎兵一揮手,“本宮今日就在這大街上伸冤了,來人,替本宮將瞿唐押過來,本宮親自問問是怎麼一回事!”
那人應聲走了,趙瀲背過了手,笑吟吟地問少女,“你叫什麼?”
“民、民女柳黛。”少女雖瑟縮著,說話吐字卻清晰。
趙瀲又是一笑,“你父母都是瞿家家僕,而非家奴?”
“是。”柳黛道,“我們家無人賣身與瞿家,他們、他們無權發落我們到遼國。”
“倒是個頭腦清醒的。”趙瀲點頭道。要是一般唯唯諾諾的奴婢,主人家家大勢大,要打殺了幾個下人也有的是法子掩蓋罪行,下人們通常敢怒不敢言,吞聲躑躅被欺負到死,難得還有個敢跳出來攔禦駕喊冤的。
不過這事只能她一個人經手,母後還在車中,她是治國平天下之大才,一會兒為這麼點芝麻綠豆的事兒吵嚷起來委實不好看,便讓柳黛起來站這兒等一會兒,她走到馬車下敲窗,眾人惶恐,原來太後果真在車中!
於是東街瞬間鴉雀無聲。
只聽女人雍容冷漠的聲音從車中傳出來,“瞿家倘為此事,不配尚公主。瞿唐既已有妾侍,哄騙皇族是死罪。”
某個字眼平日裡從幾個吃得開玩得過癮的朋友嘴裡說出來,那隻當是親熱話,但被太後這麼一提,便像一柄劍,豎在了人腦袋上,何止鴉雀無聲,這會子都沒人敢出口大氣了。
太後道:“哀家先回宮照看皇上,瞿家之事,你自己做主。”
“謝母後。”
等太後的鳳駕一起,趙瀲便握著拳扭著脖子松骨頭——許久沒打人了,文昭公主當街教訓負心漢,將來說不準又是一段野史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