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妃嘴角微微的揚起,露出了一個不算好看的笑容,“陛下真的長大了,再也不是兒時拉著祖母哭的小孩兒了,其實活了這一輩子,祖母已經什麼遺憾都沒有了。”
小皇帝剛剛憋住的眼淚又想要冒出來了,他雖然是本朝最尊貴的人,卻也是最最可憐的人,父母早逝沒有兄弟姐妹,叔伯兄弟又被教導不能親近。
只有一個皇祖母,如今老人家身體又不大好了,他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皇祖母您不能說這種話,您是千歲千歲千千歲,還要陪著孫兒,看孫兒治理下的大周盛世安康。”
太皇太妃又咳了幾聲,聲音越發的虛弱,“好,真是祖母的好孫子,哀家陪伴了太祖皇帝,又看著你父親當政,如今最大的心願就是能看到你成家立業。你是皇帝立業哀家不擔心,唯有這成家,哀家只希望能在閉眼之前,看到你能選個合心的皇後,能陪著你,不讓你一直孤孤單單的一個人。”
“好!孫兒馬上就讓禮部去辦,孫兒從小就是個沒主意的人,皇祖母可要親自替孫兒選一選,只要是皇祖母選中的人,孫兒就賜封她為皇後。”
“真是拿陛下沒有辦法,以後可不能什麼事都依賴哀家這個老人家才好,哀家喜歡算是什麼事。就像太祖皇帝喜歡她一樣,合陛下的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說著聲音就越來約輕了,直到聽不清要附耳去聽為止。
小皇帝害怕的伸手放在太皇太妃的鼻息下,感受到還有微弱的鼻息這才跌落在塌前,伏在被褥上小聲的哭了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打卡第一天日萬!需要親親抱抱舉高高!=3=
☆、仲冬二)
太皇太妃再醒來的時候小皇帝已經不在身邊了, 在劉嬤嬤的攙扶下靠坐在貴妃榻上休息。
劉嬤嬤是太皇太妃當年的陪嫁,早就到了出宮的年紀了,卻一直都待在太皇太妃的身邊伺候, 用她的話就是離了宮她什麼也不是, 還不如一輩子侍奉太皇太妃,就一直都留在這深宮之中。
“今日您睡著之後, 陛下可傷心了, 這麼小一個人看著就讓人心疼,您就算是為了陛下也得多熬兩年才是。”
“哀家的身子骨自己知道, 當年先帝去的時候,哀家已經是白發人送黑發人了,若不是為了陛下,哪裡能熬的下來。”
主僕二人說著話,外頭就傳來了太監報信的訊息。“太皇太妃,葛太傅進宮來看您了。”
葛太傅聽聞太皇太妃昨日又病發昏厥,即便是自己身子骨也不好,但還是拄著柺杖進了宮。
“到底是姐弟連著心, 昨兒您還說想見太傅了, 今日他就進宮了, 奴婢去讓人燒茶, 您與太傅也好些日子沒說話了,多說會話。”
太皇太妃點了點頭,劉嬤嬤就趕緊把所有宮女太監都撤了下去,哪裡真的需要她這種身份的人親自去燒水, 不過是知道他們姐弟要有話,趕緊支開了其他不長眼的宮婢。
葛太傅拄著柺杖緩慢的跨進了門檻,“老臣,見過太皇太妃。”
太皇太妃剛閉上眼想休息,就聽到耳邊弟弟的聲音響了起來,皺了皺眉,“這都沒旁人,也就是你謹慎,坐下說話吧,今日怎麼沒帶你媳婦和孫女兒來。”
“即便是沒人禮也不可廢,當年的前車之鑒誰也不敢忘,娘娘看上去今日氣色倒是好些了。我與您有些話他們不方便聽,等明兒再讓她們進宮陪您說說話。”
像是想起了什麼,太皇太妃淡淡的笑了兩下,有氣無力的嗯了一聲,“聽你這話,你也是怪哀家了?”
“都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提什麼怪不怪的,都是先帝自己的主意罷了,到了如今也分不清對錯了。只求國泰民安,陛下安好。”
“你還是在怪哀家當年挑撥先帝和她的感情,你要知道,先帝是從哀家身上掉下的一塊肉,卻從小都不養在哀家的身邊,哀家這心裡就好過嗎?再說先帝想做什麼,是哀家能幹涉的了的嗎,難不成誰都學她姜渙芝後宮女子幹政不成!”
“娘娘!”不過是兩個字,太皇太妃終於冷靜了下來,原本因為激動坐直的身體,又慢慢的靠了回去。
葛太傅無力的看著他這個姐姐,還是這樣,只要聽到一丁點與姜皇後有關的東西,她就會格外的激動,從當年十七八剛進宮,到現在人之將死還是一樣的毛病。
“即便是這樣,她還是輸了不是?她膝下無一兒半女,天下也還是大周的天下,她什麼都沒有留下,甚至如今姜家都沒了,您又何必再放在心上。如今最應該關心的應該是陛下的安危。”
太皇太妃有氣無力的應了兩句,“陛下好端端的有什麼好擔心的。”
“娘娘又何必揣著明白裝糊塗呢,陛下前幾個月在秋獵遇刺一事難道娘娘就真的不知道?就真的打算不管不顧了?難道非要等到他逼宮,提兵相見的時候,娘娘才管嗎?”
太皇太妃靠在靠枕上,眼淚一下就出來了,“瑄王從小脾氣就不好,沉不住氣,當年才會是先帝被抱去了她身邊養著。他每回都問哀家,為何對先帝好,從不對他好,哀家也不過是個母親,如今先帝不在了,孫子和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那娘娘的意思,就是打算放任瑄王了?若真是如此,當年又為何不直接讓瑄王登基,陛下還小,直接打發個郡王也就罷了。您當年的一念之差,想要補償先帝的親情,如今就該護陛下一個周全。”
“你,你是打算直接逼死哀家嗎!”太皇太妃眼睛猛地睜開,眼裡全是掙紮和痛苦。
是啊,當年先帝駕崩,陛下方才七歲,她完全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朝中當時支援瑄王的人不在少數。
是她執意站出來把這些謠言都給壓了下來,再加上沈謝二位閣老一路扶持,陛下才能順利登基。
她到現在還記得瑄王失望的眼神,以及痛苦的喊她一聲母妃!
因為先帝從小養在姜渙芝的身邊,她就覺得虧欠先帝良多,所以即便是一直養在她身邊的瑄王也時常的忽視,她又何嘗不是虧欠瑄王良多呢。
“老臣怎麼敢逼您,逼您的人不是老臣,而是瑄王,他在逼您逼陛下,逼所有人。您若是再沒個主意,等到咱們閉上眼的時候,就是您最不想看到的結局。”
太皇太妃無力的閉上了雙眼,“哀家知道了,你從進門就以君臣相稱不就是為了提醒哀家自己的身份,你想說什麼想做什麼,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