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之所以可貴,不就是它的狂妄和無所畏懼嗎?
這是屬於年輕人的戰場,身體是武器,骨骼肌肉全是能量來源。
天地遼闊,趁著青春踏刃而行,在履冰起舞之時展現生命的力與美。
“你不是說歌背後還有個故事,”霍斌難得沒問陳辭,直接看向簡冰,“說給我們聽聽。”
簡冰愣了下,半天才反應過來他是同意了,手忙腳亂地從揹包裡掏了碟子出來——一大摞印滿日文的動畫光碟。
江卡羅和霍斌互看了一眼,臉上的神色不約而同有了一絲動搖。
雖然說,叫《鋼之煉金術師》,比叫《兄弟》合適很多。
但在正式比賽裡用古典音樂的選手,遠多於通俗樂,而在通俗樂裡選擇動畫片插曲的選手,就更是鳳毛麟角了。
就連日本本國選手用個類似的曲子,新聞媒體都要誇張地描述一句“突破次元壁”——霍斌和江卡羅雖然不懂“次元壁”的意思,但這種選曲風險大、容易被壓分的現狀還是瞭解的。
陳辭主動提出先看看片子,才算把兩位老師請回到座位上。
江卡羅這個工作室,別的裝修稱不上頂級,家庭影院裝置卻是真正的好東西。不但有全套的發燒音響,牆上的大螢幕居然用高畫質矩陣來傳輸訊號。
四個成年人並排坐下,看著螢幕上逐漸顯現出日系tv動畫的畫面:
亂七八糟的戰鬥場景、可以煉成萬物的煉金術……頭發花白的霍斌皺緊了眉頭,努力讓自己走進年輕人的世界。
就連一向笑嘻嘻的江卡羅,也被這從未接觸過的題材搞得暈頭轉向。
江卡羅幾次想要開口,視線落在年過半百,卻依然巋然不動的霍斌,又硬生生忍耐住了。
霍斌這個年紀的人,都還在努力瞭解,他正當壯年,怎麼好意思退縮呢。
不能輸,不能輸!
畫面一幀幀往過去,直到主角兩兄弟的母親在鏡頭上出現,江卡羅才算有點茅塞頓開。
故事裡的煉金術遵循著嚴格的守則,被嚴禁用來從事人體煉成。
而兩個小孩卻不能忍受母親的離世,滿懷希望地準備好材料,畫成巨大的煉成陣,殷切地按下了結陣的手印。
禁忌被打破,死去的母親沒能回來,兩兄弟也不得不付出代價——哥哥愛德華失去了右腿,弟弟阿爾馮斯失去了整個身體,僅存的靈魂暫存入冰冷的盔甲之中……
這個看似可愛單純的紙片人世界,講述的卻是這樣殘酷的法則——等價交換,無力卻仍舊不肯放棄希望的渺小人慾。
鏡頭再轉到無法在煉金術上有所突破的中年煉金術師那裡時,整個劇情都扭曲了——為了保住他國家煉金術師的頭銜,不惜拿自己的妻子和女兒來合成動物……
而到了故事的最後,終於救回弟弟的哥哥,雖然犧牲了自己的能力,卻終於得到了平常人的幸福。
人來人往的火車站臺上,他漲紅了臉,虛張聲勢地向心愛的女孩嘶吼著表白:“等價交換吧!我把我的人生分你一半,你的人生也給我一半!”
而迎接他的,是青梅竹馬的女孩無奈而寬容的答複:不要說一半,全部給你也可以。
輕而易舉地,就打破了這個殘酷世界所謂的“等價交換”法則……
霍斌不再健碩的胸脯微微起伏,蒼老的眼神裡滿是憐憫和不忍;感情豐富的江卡羅則直接潸然淚下,哽咽出聲。
只有無知無畏的年輕人,才敢喜歡這樣的故事吧?
——人物形象天真可愛,故事的背景殘酷而冰冷。歷盡艱辛的主人公,卻在面對黑暗如斯,也仍舊敢於做童話般的美夢,固執地相信希望還在前方。
最終,他們也等到了花開,實現了夢想。
看著霍斌端端正正地在筆記本上寫下“自由滑:鋼之煉金術師”幾個字,簡冰覺得心跳都快從胸膛裡蹦出來了。
年少者有夢,年長者有情。
何其有幸,遇到這樣毫無芥蒂,肯努力跨越年齡障礙來理解他們,甚至一起努力的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