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她拿著火摺子穿過了前院,又進了廳堂。
那門似乎有千斤重,好不容易推開,那聲音綿長又帶著沙啞,周圍還有很多灰塵掉落下來。似乎在訴說著三十年的孤寂,還有三十年的荒涼。
古嫿倒是不知道,阿玲的家人為何不在這裡了。難道全部都去世了嗎?
一般家族裡面,如果父母不在了,起碼還應該有其他的兄弟姐妹,或者是親戚之類的。農業社會對於親情的聯系那是非常濃烈的。他們對於自己家族的認同感比現代人高了太多了。
畢竟他們也很需要親戚之間的幫忙,還有親戚之間撐腰。人脈關系大部分也都是依靠家族之中的人
開啟門之後,一道黑影在她們眼前恍惚過去。
古嫿一驚,手上不自覺地就用了一個飛鏢過去,這幾日她老是和虛靜呆在一起練習這飛鏢,手上都已經習慣了。
“吱吱!”一聲慘烈的叫聲,讓古嫿知道,那是一隻大耗子。
阿玲似乎也沒有受到什麼驚嚇。她拿著火摺子在桌子上找到了一支布滿灰塵的蠟燭,點上之後,又逐漸點上了其他的蠟燭和油燈。
頓時,這屋子裡面就明亮了許多。
漸漸的都能夠看清楚這屋子裡面的佈置和景象。
看得出來,這裡以前是個極其富貴的人家了。這牆壁上都是石刻雕花的畫,這桌椅都是極其考究,木質一看就是昂貴的沉木。簾子上面的流蘇都似乎是用金線掛飾著。
四處顯露出一方的氣派,還有富貴人的奢侈。
“這是你家嗎?”古嫿問道。
阿玲在撫摸一個茶杯,上面都是沉積的灰塵,但是她一點都不嫌棄滿手的髒灰。
“沒錯,我在這裡長了二十多年。”
“那你的家人都去了哪裡?為何這麼好的宅院會一直荒廢如此?”古嫿疑惑的問道。
阿玲卻沒有回答,她拿起一個蠟燭,說道:“你想去看我以前的房間嗎?我帶你去。”
沿著走廊,她們到了這宅子的後院。
後院有一個小小的池塘。上面還有一個小亭子,能夠想象得出,這個宅子繁盛時期是多麼的怡人愜意。夏日這裡肯定是荷花滿池,看著荷花,吃著蓮蓬,喝著酒,再作詩。雅緻清幽,這就是貴人的生活。
穿過亭子,來到了後院女眷生活的地方。
阿玲開啟了一個房門,然後走進去。
“阿媽,我回來了。紅秀,珍珠,我回來了。”
裡面明明什麼人都沒有,阿玲卻是叫得認真,一個名字,一個名字的叫著,她回來了。
點上了油燈,還有蠟燭。
這閨房也展現在了她們面前。
雖然已經多年沒有人居住了,這裡已經感受不到溫馨的少女閨房的模樣,但是那梳妝鏡,還有梳妝臺,各種紅著的箱子,還有依稀看得出花紋的桌布,床簾,半瓶已經幹裂的桂花油,可以看得出來這裡曾經的情景。
“紅秀,珍珠。我說故事給你們聽。你們不是最喜歡聽皇宮裡面的故事嗎?我有好多故事,有三十多年的故事。你們還是像以前那樣哄著我入睡可好?從前你們給我講故事,今日我也要給你們講故事。可是你們卻都不在了。”
阿玲突然淚如雨下。時不時的用那隻手帕擦了擦自己眼角上的淚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