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就在趙令然剛剛入京的那會兒,顧月承居於崇文館長達兩個月的時間。
這件事情如今已經收尾了。
當今聖上,踏上龍椅的這條路,走得十分艱辛。
他本是原配皇後嫡出,奈何先皇後去世得早,他佔著中宮嫡子的名分,卻沒有半分皇後嫡子該有的優勢和加持。
故事很老套,皇帝偏愛民女出身的貴妃和其所出的廣親王。這種偏愛,滋生出了無限的野心。
這種野心一直延續到了皇帝登基之後。一個契機,廣親王在自己的封地造反了。
廣親王的封地在富庶之地,地方是先皇在世時給他選的,倒是給了他招兵買馬的野望。
可廣親王此人,他的能力遠遠匹配不上他的野心。
皇帝一直以來就防著他這個兄弟,幾乎是叛亂的初段,火苗剛剛燃燒起來的時候,就被以雷霆之勢掐滅了。
在大楚的絕大多數地方,甚至還不知道這場鬧劇。
皇帝今日穩坐這張龍椅,卻是踏著人的鮮血而成就今日的雲淡風輕的。
皇帝一向願意以仁君面目示,但今日的臉色也並不好。
剛剛才朝堂上已經完成了一輪辯論。
罪臣廣王案如今已塵埃落定,就剩下繳獲的那五萬叛軍如何處理。
廣王十萬部屬,死了一半,剩下一半被俘。
關於如何處理這些叛軍,朝臣們各執己見,吵成了一鍋粥。
武將們分為兩派,一派要求直接全部坑殺,另一半要求盡數流放邊境。
大楚國與他國臨界的地方,也並不是那麼太平,把這些人流放過去,只為加劇邊境的不穩定因素。
另一方面,大多數人並不清楚廣王集結的軍隊究竟是幹什麼的,一定程度上來說是被騙過來的。
基於這些情況,文臣們主張將叛軍有軍銜的大小將領們判死刑,其餘的人,酌情處理,若是沒有反抗過的,沒殺過人的,可以直接放回家。
武將們是領著軍隊上戰場平叛的,聽到文臣說什麼無罪的可直接放回家,當即擼開了袖子打算在禦殿裡幹一架。
文臣堅持以仁治國。
武將堅持……
他們堅持少他麼囉嗦,有本事你自己上!上不了就給老子閉嘴!
顧月臣今日一直沒有說話,顯得極為沉默。
皇帝高高發問,“顧卿以為呢?”
被點到名,顧月承手舉笏板,“稟陛下,臣以為,坑殺,是萬萬不能的。”
大將軍彭猛極響地冷哼一聲。
皇帝瞪他一眼,他立刻低下頭。
顧月承繼續道,“流放入邊界,臣也以為不妥。除我大楚國況穩定外,如今各國的情況並不穩定,邊境如今更是敏感。陡然流放五萬人入邊界,只怕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徒生枝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