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這一行幹了十幾年,還能讓一個年輕後輩比過去了?
約翰遜想起剛才唐森侃侃而談,說些什麼規則變動所帶來的影響,心裡就有些嗤之以鼻。
年紀不大,忽悠人的本事倒是一流。
他立刻注意到,唐森帶著布朗在練,布朗做什麼專案,他就做什麼專案。
約翰遜默默翻了個白眼。
閒的!
你跟著一起練,那是球員訓練還是你訓練。
你盯好球員,發現球員訓練中有不到位,懈怠的情況,及時指出就完事兒了,擱這兒表演什麼吃苦耐勞呢。
不過剛有這個念頭,他就聽見唐森出聲指出布朗速度慢了。
“上一組啞鈴震盪分腿蹲,6次單邊,我完成單邊,你應該進行到第5次,現在是第4次,所以你慢了。”
唐森輕,矮,速率快,完成的耗時更短。
“先生,是你快了吧。”布朗笑嘻嘻的辯解了一句。
“少來,加速!”
唐森笑罵一句。
旁邊約翰遜恍然大悟。
合著唐森不是沒關注,而是以自己為參照標準,一樣可以隨時察覺到布朗完成的是否到位。
可是……這不還是閒的嘛。
你掐表不是一個樣嘛,甚至於能更準確一些。
約翰遜鬧不懂。
但倒是發現唐森和布朗的關係真不錯。
一起有說有笑的訓練,不像是訓練師和學員,反而像是一對訓練搭子。
這種氛圍,說實話約翰遜還挺羨慕的。
他看了一會兒,又注意到一點。
唐森做的一些專案,比如彈力帶抬腿訓練,還有障礙物髖關節力量和靈活性訓練,這些好像都是田徑運動員常用的訓練專案。
在成為訓練師之前,約翰遜曾經是一名三級跳運動員,還拿到過加勒比運動會的銅牌。
這些訓練方法他熟。
暗自搖頭。
雖說身體訓練方面,方法肯定有相通之處,但田徑和籃球畢竟是不同的專案,側重點是有差別的。
簡單的拿來就用,反正約翰遜覺得不合適。
不過很快,約翰遜又注意到,唐森在每一個訓練專案之間的安排有一些特別之處。
他是分組來的。
而且不光是一組偏動態,一組偏靜態混著,每一組的負荷也不一樣。
一組靜態的高負荷,然後銜接一組低負荷的動態專案。
一次完整的訓練,不光是要根據訓練目標,安排不同的訓練專案,訓練專案的具體順序和安排也十分關鍵。
或者說,是訓練是否有效的精髓所在。
因為人不是精密的機器,體能和肌肉是有疲勞週期的,安排好高低負荷,休息的頻率和長短,才能事半功倍,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