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雖笑著,心裡卻發沉。
但願只是她心重,如果可以她一點也不希望這兩個孩子受到丁點惡意。
惹上楊家等於惹上上安鎮最大的一族,即便最後事情澄清,日子也不一定能好過。比起估摸不準的楊家,還是自己更可靠。搬去縣城的速度要加快,錢不夠沒關系,左右不過一張臉皮——還不是自己的臉皮,拉下來便是。
翌日一大早,馮知春便蒸上一屜精心做的麵食,用幾層布裹好保溫,乘上了去縣城的牛車。
進了縣城,她抱著布包徑直往縣衙去。
尹良正為了方便辦公,並未在縣城中另尋地開府,而是舉家住進縣衙後院——為知縣專設的但也小很多的宅——此舉也備受百姓贊賞。
馮知春是為了私事,她繞過縣衙大門,行至一處偏門。
縣衙無論正門偏門,都有兵爺輪流把守。她向兵爺遞了名帖,不一會便有一婢子前來引路。因著她是女子,即便有尹良正是她爹的學生這層關系,也不能大咧咧就去找知縣本人,再者,正是辦公時間,知縣不知有多忙。
所以馮知春拜訪的是知縣夫人。
後院不大,馮知春隨婢子繞過抄手迴廊便到了一處院落。馮知春她原以為自己會被帶到客堂,卻沒想竟來了正院。
院子不大,植被豐富,正是好時節,各種花都奼紫嫣紅爭奇鬥豔。
婢子先進屋裡稟告,而後從裡頭撩起帳子請馮知春進內。
進去後又穿過一間屋,便見書架圍繞之中,一長一少在書桌前一同作畫。年長的約二十出頭,正是知縣夫人姚氏,年少的只三四歲,應是知縣千金了。
馮知春進來時,姚氏正握著女兒抓筆的手在紙上畫了幾筆,不知畫了什麼,逗得小姑娘咯咯直笑。
“你來了。”姚氏朝馮知春笑笑,把女兒抱下椅子,交給奶孃帶出去玩。
許是住在人雜的院子裡,小姑娘一點也不怕生,見到馮知春還好奇地多瞧了幾眼。馮知春本就喜歡小孩,見她水靈的大眼睛實在可愛極了,忍不住勾了勾手指逗了她兩下。
“看來你很喜歡孩子。”姚氏笑道,拉著馮知春坐下。
馮知春點頭道:“是,孩子還是小點的時候最是好玩,像我家那兩個弟弟妹妹的年紀,正是調皮的時候,惱得緊。”
姚氏掩唇輕笑,道:“你惱,可見你心緊著他們呢。”
馮知春也笑,她把布包遞出來,道:“尹知縣對我們姐弟三人照顧有加,原該多來拜訪,可我這樣的身份,到底是不大方便……也拿不出什麼好的見禮,這是我自己做的麵食,還望夫人莫要嫌棄。”
姚氏從夫君那聽說過馮家的遭遇,加之尹良正對馮家的關照,雖沒見過馮知春幾面,也知道不少馮家的事情。她對馮知春有同情,又見她果真如說的一樣是個不卑不亢的堅強女子,心中又生了不少好感。
“怎會嫌棄,聽說你做起麵食來我可吃驚,原還一直說要嘗嘗的,奈何玲丫頭又來了,這事便一直擱著。可巧你今日帶了來,這回我可是有口福了。”
姚氏讓婢子拿著麵食去廚房溫著,又道:“你說你礙於身份,可今日卻來了,可是遇到什麼難辦的事?若我能搭上手的,盡管說便是。”
“夫人真是一顆七竅玲瓏心,我正想著如何開口才好。”馮知春笑得有些愧意,點頭道,“是有一事想請夫人幫幫忙。”
姚氏問:“何事?”
馮知春答道:“家弟家妹年紀也大了,鎮上的學堂和夫子是頂好的,可讀學的孩子最大也不過十歲。”
“這確實。”姚氏點點頭,“鎮上讀書的孩子畢竟少。”
“正是,所以我想搬到縣城來,縣城也有女學,他們兩個都能入學讀書。”
“你真是位好長姐。那我能做些什麼?”
“不敢勞夫人,只是我對縣城實在不熟,租房子的租金如何,入學需有哪些條件可有考試,這些一概不知。思來想去,才來打擾夫人。”
只是打聽些事,這要求並不過分。
姚氏對馮知春的印象更加的好,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更是把物色房子一事攬了過來。馮知春千恩萬謝,又與姚氏聊了些家長裡短才告辭。
作者有話要說:
存稿如流水。
沒存稿了,堅持住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