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不及了。”彌儒仰頭看了看天空,然後勉力站起身來接住了一片雪花。“下雪了,漢軍要攻城了,於畀留來不來都無所謂了。”
“那……”跟著起身的可檀稚嫩的臉上忽然泛起一絲莫名的期待。“我們是不是應該事先開門?”
彌儒當即一怔,手居然不自覺的握住了他腰間的刀把,但旋即就主動鬆開了:“可檀你以為我是漢人的奸細?還是說你以為我和你父親都是漢人的奸細?”
可檀喏喏不敢言。
“說話!”彌儒厲聲追問。
“叔父大人。”可檀咬牙應道。“我聽父親說過的,他確實是和城外將軍家中長輩有交情。”
“交情歸交情。”彌儒當即沒好氣的應道。“國事是國事。”
“而且不止是我,這麼多人願意跟著我們和於畀留打,本就是指望能在戰後投奔漢人。”可檀繼續著急言道。“再說了,叔父你回來以後領著我們打椽那部就算了,於畀留回來後還接著跟桓那部打,再接著漢人就來了……很多人都說,你這是奉城外漢軍的命令。”
彌儒一陣頭暈眼花,重新跌坐在了王宮前的臺階上。
而就在這時,城外鼓聲隆隆,儼然是漢軍即將入城……這讓彌儒當即恍惚了起來。
坐原被自己送出去了,兄長死了,四五萬大軍沒了,明臨答夫死了,紇升骨城沒了,大王沒了,六部貴族也沒了一大半,現如今自家大王也沒了,然後都城也要淪陷……自己到底幹了什麼?!
或者說,自己這群高句麗貴人們到底幹了什麼?!
一念至此,幾乎是迴光返照一般清明起來的彌儒再度起身:“可檀!”
“是!”
“你帶族人去投降吧,見到漢人就直接說你家中和公孫氏是至交,安利號的公孫大娘曾在透過信函收你做義子……這話當眾說出來,漢軍和對面的公孫將軍都拿你沒轍的,等到了遼東見到了安利號的公孫大娘,你再說自己是可慮的兒子,國破家亡求她收留,這樣族中說不定就能延續下去了!”
“是!”年少的可檀不由大喜,能活下去當然是好事。“那叔父你呢?”
“我去收拾一下王宮,宮中的印璽和大王的首級都是咱們以後立身的本錢。”彌儒輕笑一聲,卻是轉身往宮中而走。“趕緊回去召集族人,能多召集一人就能多活一人……快去!”
可檀大喜之餘,當即率眾飛奔而走,一路往家中而去。
然而,他還未及到家呢,便和漢軍一樣,驚愕的看到了王宮處冒出來的一股青煙。青煙在零星的雪花中直上雲霄,幾乎與頭頂的陰雲連成一天,煞是好看!
東城街道上的於畀留盯著青煙看了半響,又耳聽著身後漢軍呼喊之聲由遠及近,也是一聲長嘆,然後毫不猶豫的拔出刀來,並一刀插到了自己的喉嚨上。
身邊數百武士見狀,也是登時做鳥獸散。
而到了當日晚間,戰鬥平息,趁著地面上落得一片白茫茫真乾淨,公孫珣與劇騰也是並馬入城。
到此日為止,自王莽殺掉朱蒙,逼反高句麗算起,這個半漁獵半漢化,半部族聯盟半封建的東北亞政權實體,在立國一百六十六年後,正式亡國。
面對著國中貴族和國人的激烈矛盾,一群明明見識過人,德行昭彰的貴族豪傑之士,也是煞費苦心,然而卻最終並沒有讓自己國家的國祚熬過新年,再勉強多算上一載。
————————————————
“後漢光和元年末,太祖為襄平令,引遼東、玄菟兵馬,滅高句麗於集安山下,亡其國,滅其種,殺其王,並毀其社稷,焚其宮殿,廢其城垣,斷其傳承,後盡發其國子女數十萬口於遼東、遼西、玄菟、昌黎、樂浪諸郡,一戶一口,配而為奴。諸郡地廣人稀,民多樂之,而士多慚之。”——《新燕書》.東夷列傳
PS:歷史上高句麗就是漢末以後內亂漸漸亡國的,不過由於中原內亂,這個衰落過程是漸進性的,後來隋唐時代的高句麗則是其部族復國……換言之,這個時期的高句麗內部矛盾不可調和才是他們亡國的主要原因。
還有新書群684558115大家可以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