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張大姑娘不好,其實以她的條件,除了比陸瑜稍長兩歲,各方面都是無可挑剔,只是二婚這個事情,在時人看來總是不那麼好的。
陸玲聽說了陸瑜和張大姑娘的事,心裡暗自慶幸,幸好她當初沒有選擇顧鴻,不然見了張大姑娘,還不知得尷尬成什麼樣兒。
陸琮和嘉興郡主的婚事更不用說,不是尚主,仕途不會受到影響,嘉興郡主的長子可以隔代繼承外祖父的王位,這卻是比尚主還要更劃算的。
倘若把陸家的這幾樁婚事拆開來看,似乎每一樁都是合情合理的,很符合他們家人的身份,也說不上什麼高攀。
但是集中到一起看,效果就很不一般了。何況除此之外,陸珊的表兄莫懷、表姐莫憂,婚事也是極不平凡,一個即將尚主,尚的還是秦國長公主,另一個則是威遠侯府的世子夫人。
綜上所述,看熱鬧不嫌事大的遙京人民得出一個結論,皇帝陛下對陸三姑娘愛重非常,什麼好事都想著陸家或是與之相關的人家。
如果坐在龍椅上的那個人不是元琪,陸珊絕不會認為陸琮是想多了,但是那個人是元琪,她還是很有信心的。
“哥你知道嗎?”陸珊決定把這段小插曲告訴陸琮,“母後曾經提議過,封嘉興郡主為公主,但是七哥並沒有這麼做。”
陸琮聞言一愣,隨即驚詫道:“難道陛下知道我和元姐姐的事?可是你都不知道呀。”
陸珊挑眉笑笑,笑容意味深長:“我不知道的事情多了,可七哥不知道的事,只怕很少。再說七哥連穆親王、誠親王、雍親王和靖親王都敢重用,我們陸家算什麼,人材越多他越高興。”
元琪向來用人不疑,更不會嫌能人太多,他最擅長的便是知人善任,先帝做過的那些事,以他的性格是不屑為之的。
因為明君賢臣,自來都是相得益彰,做君王的不夠大氣,做臣下的就很難安心。
聽聞陸珊一席話,陸琮心中很快有了主意,他發現自己有的沒的糾結了這麼些天,結果全是多餘的。
孫媳婦一個接一個進了門,身為安遠侯府的當家主母,吳夫人非但不覺得自己享了福,反而生出幾分怨氣。
虞令柔和張嫣也就算了,人家跟著公公婆婆住在公主府,每隔幾日過來請回安,吳夫人想挑刺也沒機會。
當然了,陸昌並非吳夫人所出,陸瑾陸瑜也不是吳夫人親孫子,虞令柔和張嫣不可能放著大長公主不親近,特地跑來討好繼祖婆婆,她們也沒這麼閑。
真正讓吳夫人感覺不舒服的是,陸琮娶了顧元娘,她見了孫媳婦還得先行禮。
自來公主出嫁被稱作下降,可以獨立開府,郡主及以下就沒這個資格了,都得嫁到夫家去。
吳夫人原先以為,有個公主兒媳婦算是不幸的事,如今才明白,郡主孫媳婦更麻煩,想避都避不開。
不管燕國大長公主的身份有多尊貴,她有自己的府邸,這對安遠侯府其他人來說就是天大的好事了,不然甭管大長公主有多親切,各種規矩總是少不了的,天天見面那還得了。
顧元娘不是公主,自然不會有自己的府邸,再說元琪已經說了,她的長子要隨母姓,日後繼承顧茂的王位,那麼顧元娘就更不能不進陸家的門了,否則陸琮還不被人當成上門女婿。
前文提過,安遠侯府四代聚居,雖說侯府面積不小,無奈主子太多,住房一向是比較緊張的。
而三房住的秋棠院,更是擁擠不堪,前院住著陸琮陸珅兄弟倆,後院擠著陸珊陸琉陸琦陸玖姐妹四個,陸玥年紀還小,暫且跟著陸昊夫婦。
以前孩子們年紀小,住得擠一點有利於感情交流,顧蘿也就沒說什麼,轉眼陸琮要成親了,那就必須另外收拾住處。
前頭陸瑾陸瑜成親,婚房很好解決,不過新婚當夜,把長房的牡丹院裝飾一番即可,也算是新娘子正式進了陸家的門,第二天就搬去公主府了,那邊地方大住得開。
倘若陸琮不是娶了顧元娘,而是娶了門當戶對的某家千金,安遠侯府不拘何處,給他騰個兩進的小院子做新房還是沒問題的。
然而新娘子的出身不一般,處理起來也就各不相同,張嫣還沒正式進門,顧蘿就告訴吳夫人,她準備拆掉安福堂和寧壽堂中間的兩個小院子,在牡丹院後頭起個三進的新院子。
吳夫人聞言有些不悅,孫媳婦還沒進門,怎地如此鬧騰,可她不好反駁,便道:“前頭院子辦喜事呢,後頭大興土木,是不是不大好,要不要緩一緩?”
吳夫人的話不能說全無道理,可陸珊明年二月就要大婚,陸琮的婚房現在不動工,年內顧元娘可沒法進門,再說陸瑜張嫣又不長住牡丹院,她跟大長公主說一聲便是,不礙事的。
顧蘿其實是很認真在和吳夫人商量,無奈吳夫人一向看這個兒媳婦不順眼,總覺得顧蘿是在故意和她做對,明明話都被她說完了,還說是徵求自己的意見,總之是很不爽了。
等到顧元娘進了門,吳夫人才發現自己錯了,之前那些都是開胃菜,這個孫媳婦本身,才是最讓人頭痛的。
不是說顧元娘不夠體貼不夠有禮,在顧家眾多出嫁宗女裡頭,以她實權親王嫡長女的身份,真的不算驕橫跋扈不講理的。
恰恰相反,顧元娘進門首先就免了陸家眾人的國禮,倒是自己處處執子媳禮,還每天按時給各位長輩請安,從老太太到吳夫人再到顧蘿,一個也不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