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沒所得,便是政績,一時間賢王的呼聲享譽朝野。
顧蓉城身居內宅,也有耳聞,劉意的喜悅她感受的到,連著在閨房之中也是兩情相悅,極其歡暢。
這一日,她正在抄《道德經》,準備送給王妃,上清靈寶天尊節日,安陽王府每年都會去做法會慶賀。
她抄了《道德經》送給方嬛玉正顯得心誠,聽聞毛鳳竹已經選了上好青玉打磨一尊天尊玉像。
她財力比不上毛鳳竹雄厚,只有做這些細巧功夫
萬幸,方嬛玉是大度之人,從未因此說過她。
她寫的認真,一個小婢急匆匆的過來,在音若耳邊說了幾句話。
音若皺了皺眉頭,顧蓉城眼角餘光瞥見,頭也不抬,淡淡道:“說吧!”
“門房說,門外有個太妙觀的道士求見,說顧道長有一份禮物送給您。”音若上前幾步,低聲道。
顧雁城?
顧蓉城停了筆,略一思忖,“讓她進來吧!”
她從不認為顧雁城會安什麼好心,只是人不請進來,壞的是她的名聲罷了。
京中人人傳聞她是沾了顧雁城的光,才會進這安陽王府,若再不讓太妙觀的道士進來,這罪名便坐實了。
從前,她並不在意這些,如今心中有了牽掛,便不能不在意。
她如今是劉意的側妃,不能不為他的聲名顧慮。
不多時,音若領著一個小道姑進來,長相也頗為清秀,口齒清晰,三言兩語把事情說清楚了。
“小道自太妙觀而來,奉顧道長之命前來送畫,還請王妃收下。”
音若接過畫,開啟來看,才看了一眼,便笑了,“主子,原來顧道長如此有心,畫的是您,只是這衣服……”
顧蓉城目光掃過,畫中是一個女子的側顏,明眸善睞,靨輔承權,姿色天然,佔盡風流,只是卻是一身道袍。
單從面龐來看,倒的確是她。
顧蓉城這些時日養尊處優,想起從前,已知道顧雁城其人如何,她會這麼好心畫一幅畫來送她?
“畫工不錯,只是衣裳的確不太妥當。”顧蓉城淡淡道。
音若收了畫。
那小道姑低眉順目,“顧道長從前未出家時,與王妃姐妹情深,特意畫了此畫送給王妃,顧道長說,望王妃將此畫掛在房中,便是盡了從前的情分,祝王妃與王爺白頭偕老,共享榮華。”
姐妹情深?
顧蓉城淡淡一笑,“回去告訴顧道長,我自然會記得從前的姐妹情分,望顧道長多多祈禱,好積福德。”
音若察言觀色,拿出一錠銀子賞了那小道士,又吩咐一個小婢,“你領她下去吧!”
顧蓉城心中湧起一抹厭惡,將那畫隨意一放,便束之高閣。
劉意晚間來了,燈下見她明媚妖嬈,瑰姿豔逸,不覺心動,調笑道:“聽聞顧道長親自畫了一幅畫送你,不妨讓本王瞧瞧。”
顧蓉城心中略覺古怪,不知這話如何傳到了劉意耳中,不願讓劉意知道她與顧雁城姐妹不和之事,便起身拿畫,笑道:“長姐思念我,隨手畫的,卻畫錯了衣裳,還請殿下贖罪。”
“無妨!”劉意笑著接過畫卷,開啟來看的瞬間,卻愣住了。
那畫的哪裡是顧蓉城,分明是殷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