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魔魂並不能侵佔妲己的天魂,也改變不了妲己的意識。
它改變的是妲己的地魂,改變的是她的性情,她的喜怒哀樂,這基本上也就完全改變了一個人。
妲己以前不忍殺生,而現在,殺人能讓她感到快樂,憐憫只會讓她感到厭惡,她已經被“魔”給吞噬。
她與女媧的魔魂共生在一個身體裡,她的理智告訴她,殺人是不對的,但她心中卻又有強大的慾望去殺人。即使是殺了人,她也沒有半點內疚與不安,因為她的情感完全被另一“人”所控制。
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個人知道抽煙會傷害身體,但他就是想抽煙,也並未不會因為自傷身體而感到害怕或者擔憂。
若妲己天魂被佔據,那麼她的意識和思維就完全是另一個人的。但是,她若地魂還在,那麼這個佔據她天魂的“人”,即使是十惡不赦之人還是會不忍殺生。
所以,改變一人的地魂比改變一個人的天魂,效果看起來要更加明顯。
伏羲下山開始尋找女媧的魔魂,他也看到了紂王是一個殘暴的君主。
伏羲暗中指引姜子牙輔佐姬發推翻了商王朝,姬發成了西周王朝開國君主,實為一代名君。
然而,當妲己被處死之時,伏羲終於尋到女媧的魔魂。
他看見一縷奇怪的地魂從妲己體內飛出,他知道那是女媧的魔魂。但魔魂並不認識伏羲,她急於逃走尋找下一個宿主。
伏羲抓住魔魂後,心生憐惜,不忍滅掉魔魂,他告訴了魔魂自己和女媧之間故事。
魔魂新生的意識已完全是另一個人,它為求生存,裝作“改過自新”,附身於一個弱智孩童體內,安分的活著。
伏羲觀察魔魂多年,發現魔魂變得“仁慈”,她常附身於生活在水深火熱的百姓體內,讓那些想要輕生的人們感到快樂。
……
終於,伏羲的壽命將盡,這時已經是戰國時代,伏羲仍然沒有等到“聖子”降臨。
他化身為一個山民又回到了洛山中,他明白女媧的魔魂已經不再是女媧,他想守著女媧石死去。
伏羲生命中最後一年遇到了一名同樣很愛音樂之人,他心中一動,想將自己領悟的魔功傳給此人。
這人就是伯牙,而伏羲當時的化名正是鐘子期。
伏羲死後,化作了一把古琴,放置在女媧石上,女媧石因為魔魂的離去變成了一塊看似普通的石頭,伏羲對女媧石稍作修飾,讓它看起來就像是個石桌。
琴與石永遠的連在了一起,伏羲想著自己的使命仍未完成,他試著把自己也變作一個魔魂。
與女媧不同的是,伏羲化身為琴後,只剩一絲殘留的天魂,而地魂完整,他以念力刺激著自己的地魂,終於又生出了魔魂。但這魔魂的意識卻不是新生的意識,而是伏羲原本的意識。伏羲的地魂包裹住殘存的天魂,以地魂滋養著天魂。
伏羲終於明白女媧化作魔魂後為什麼那麼想殺人,伏羲的魔魂飛出琴外就感到自己的“生命”在快速流逝,而靈力和念力都不能延長“壽命”,只有不斷吞噬生靈的地魂才能維持“生命”。
伏羲知道,自己的命魂已經不在,天魂與地魂只會慢慢消散,而肉身化作的古琴也只是像個盒子一樣裝著兩魂,讓它們慢些流走。
這盒子是天魂引導肉身所化,往往祭族化身為凡物後,殘存的天魂很快就消散,而地魂還會在凡物內長存一段時間,所以他們死後化作的器物,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有“情感”的。
但是,沒有一個“盒子”是完全密封的,它就像是一個吹滿氣的氣球,總有漏完氣的那一天。
伏羲肉身化作的那把琴有二十八根弦,但其中有七根弦是需要用靈力或者念力啟用。這琴暗含陰陽之道,若附於靈力或念力彈奏,此琴將最高能釋放出踏虛境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