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子喝了藥後,又好了一段日子。
但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很久,幼子便又病倒了。這次母親拿著刀左右為難,現在她除了幼子,還有六個孩子。
這六個孩子都不如幼子那麼完美,但也各有各的好處。二子孝順,三子良善,四子貌美……
更何況,如果她這次又選中了一個孩子殺死,那之後呢?
這次,母親沒有選中任一個孩子,她放下了刀,安靜陪著幼子走到了人生終點。
之前常無憂聽過這個故事,當時她不明白,認為這只是個□□,要是實在說有寓意,大概也是在教導人生死有命,但現在她忽然明白,這是權衡。
天地如父母,萬物便為子女。
“所以,”她輕聲問:“天地有靈智,也要權衡是嗎?”
前輩贊賞地看了常無憂一眼,旁邊的曲肅還有些懵,前輩看了曲肅一眼,又看了常無憂一眼,微微搖了搖頭,覺得常無憂配他有些虧了。
“對,權衡。”
“化神比萬物重,但也只是比萬物重罷了。”
“若是將萬物當成數量來看,也許在第一萬零一個性命時,天地的權衡便會不再傾向化神。”
前輩的解釋仍然不甚清晰,但常無憂已經徹底明白了。
她知道了殺死度洵的方法。
但這個方法,她不能用。
常無憂和曲肅又陪了前輩一會兒,之後便要離開了。前輩聽聞有個仙修成了活屍,便和曲肅說了些法子,能將活屍的身體養得好一些。
他們記下了之後,便道了別,之後常無憂想進宮,看看越纓的情況,順便將這些法子告訴劉清連。
畢竟越纓的肉身之後都得靠他了。
他們兩個攜手走在路上,曲肅終於開口問了她:“到底怎麼樣才能將度洵殺死啊?”
若是可行,他日後也能自己用。
剛剛當著前輩的面,他不願問,怕顯得自己笨拙。
現在常無憂便講給他聽:“說是權衡,其實我覺得更像是報應。”
“報應?”曲肅重複了一遍,不知怎麼和報應相關。
“化神雖然被天地所供養,但總歸仍是天地中人,受天地約束。”
“在天地中,鳥獸比花草命重,凡人比鳥獸命重,化神比凡人命重。化神比一個凡人貴重,比十個凡人貴重,比百個凡人貴重,比千個貴重……但化神能不能比十萬個凡人命重?”
“若是十萬個不行,那百萬呢?千萬呢?”
曲肅終於有些明白了:“若是度洵傷性命太多,天地便會降下懲罰?”
他也懂得了無憂聽懂了前輩的話後,沒再提起度洵的原因——就算他們知道了又能如何?他們又不能引著度洵真的去傷了數百萬的人命。
他們兩個不再提這事,只是安靜向前走去。
忽然間,曲肅又想起來一些事情來:“若是真的有報應,那仙修作惡多端,為何沒有報應?”
常無憂牽著曲肅馬上就要走出密林,走到有光的地方。聽到曲肅的問話,常無憂略一沉思便有了答案:“哪裡沒有報應。”
常無憂看向他的眼睛,微微笑起來:“我們不是來了嗎?”
滅門慘案中,只有她活了性命,又在梓城遇到了一個小乞兒。
天地那麼大,她卻單單逃到了有他的地方。
只是當時還沒有人知道,那一刻,天地報應便連成了一個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