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又聊了一會兒華白薇的事,不多時管家來報,邢辰修回來了,正從將軍府往這邊來。
比起華辛與賀么兒,邢辰修對華白蘇與那位蒼川新任皇帝之間的事早有猜測,笑著接過他遞來的信件:“說起來,我倒是還欠著赫連淳鋒一個人情。”
當初若非赫連淳鋒主動示好,帶走蒼川一半兵力,邢辰修與衛衍絕不可能那樣順利地帶人迴鑾城支援,而他給的那份名單,也是幫了兩人大忙。
早在那日在軍營相見後,邢辰修便有些欣賞對方,之後在兩國協議停戰與通商之事上,更是讓邢辰修肯定了這位蒼川新帝的誠信,所以這次他也並未太過防備,直接拆開了那信封。
只是隨著那信紙展開,上頭的文字映入眼中,他神色微微變了變,半晌,抬頭看向一旁的華白蘇:“師兄可知這信上內容?”
華白蘇一愣,很快搖頭道:“赫連淳鋒未曾說起過,只是讓我將信帶出,親手交給你。”
“你離開前,蒼川都城內可有什麼異象?”邢辰修又問。
華白蘇雖然聰慧,但到底是江湖中人,對朝廷紛爭之類並沒有邢辰修那般敏銳,直到邢辰修提起,他才回憶起一些細節:“守城的官兵似乎多了不少,百姓進出城都需嚴查。”
“那便是了。”邢辰修點頭,也不避諱,將那信直接遞到華白蘇手中,“赫連淳鋒的意思是,想與冉郢和親。”
蒼川先帝忽然駕崩,赫連淳譯戰死,赫連淳鋒雖然順利登上了皇位,一時卻難以得人心。
之前赫連淳譯與赫連淳鋒在朝廷中勢力均衡,但在赫連淳鋒領兵出戰後,這種均衡很快被打破,加上赫連淳譯更善於謀略,朝中所布暗線眾多。
他一死,那些黨羽表面上全臣服於赫連淳鋒,心底卻多少忌憚,並不能完全為他所用。
加上經過之前的戰爭,雖然他登基後立刻採取了一系列補救措施,百姓依舊對朝廷有諸多不滿,民間有勢力正不斷擴大,不知哪日便會爆發。民心所向,讓人不得不忌憚。
再者,蒼川先帝並非只有兩位皇子,之前兩人鋒芒太盛,壓住了其他皇子,此時他順利登基,諸多壓力加身,無暇分出精力安排那些兄弟,便有那麼幾位,開始動起心思來。
這種時候若能與冉郢和親,不論是對震懾朝堂還是穩定百姓都十分有幫助。
請求聯姻的文書與聘禮隨後便會抵達冉郢,而赫連淳鋒讓華白蘇先一步來給邢辰修送信的目的,一來是希望邢辰修能幫忙說服邢辰牧同意聯姻,二來,也是為了告訴邢辰修此時蒼川形勢嚴峻,希望他能將華白蘇暫時留在王府,不再讓他涉足蒼川境內。
看完那信,華白蘇氣得都樂了:“腳長在我身上,我樂意去哪還需要他同意不成。”
“師兄,蒼川此時若真如赫連淳鋒所說,那這和親,恐怕真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了。”雖然如此分析,但所欠赫連淳鋒的那點人情,到底比不過師父一家對他的恩情,邢辰修看著華白蘇問道,“和親一事,主動權在冉郢,若真要和,宮中沒有適嫁的公主,要麼從大臣家選適齡少女,要麼直接找個公主冊封了嫁過去,對冉郢來說並無太大損失,這親,可和可不和。”
意思就是,若華白蘇反對,他完全可以勸邢辰牧拒絕這個和親請求。
“和唄。”華白蘇卻是十分冷靜,收起嘴角那抹譏諷的笑意,“赫連淳鋒若不是料定了我不會阻止,又怎會放心讓我送這信來。”
邢辰修並未多問,得到答案後便點頭道:“我明白了。”
赫連淳鋒自繼位後,對冉郢倒真算得上十分友善,幫他穩住皇位也算是造福了兩國邊境的百姓,何況若真和親,拉近兩國往來,在通商方面,商賈往來時也能更為放心。
反複考量了其中利害後,下午邢辰修便帶著信件入了宮。
對他來說,除去那些大義,兩國和親還解決了當下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若真和親,不論最後是誰嫁往蒼川,必定需由冉郢大軍護送,而縱觀整個冉郢,沒人比與蒼川多次交手,又瞭解沿途地形的衛衍,更適合領這送嫁的軍隊。
送嫁隊伍需攜帶大量陪嫁珠寶、丫鬟,不比行軍趕路,這蒼川路途遙遠,來回少說也得五六個月,若再在蒼川停留數日,返回鑾城時他必定已經生下孩子。
這事若放在往日,邢辰牧未必會答應,可這一個月邢辰修實在消瘦得厲害,連華辛也說再這樣下去,無論是他還是腹中胎兒皆會有危險。
相比較起來,邢辰牧寧可幫他將衛衍支開,讓他安心在府中養胎。
兄弟倆一番商議,求親的隊伍還未抵達鑾城,和親的相關事宜卻幾乎已經都定下,只等著明日早朝時,選定和親的人選。
作者有話要說:
猜,誰去和親我感覺好可怕,還有三個小時我要起床上班了.....................錯字,明天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