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巧碰到有爭議的話題,男女雙方涇渭分明,全然不顧愛侶之情,爭鋒相對展開辯論。
幾位女同胞都是伶牙俐齒,在與男同胞的交鋒中絲毫不落下風。而佳禾只是想活躍氣氛,不想同女同胞唇槍舌劍,爭辯到到牙齒出血,越峰又要專心開車,剩下董航、建中、海平和衛國舌戰七女,明顯處於下風。
隨著佳禾與衛國相繼反水,站在女同胞的立場上向董航他們反戈一擊,勝負便立時見了分曉。
佳禾與衛國落井下石,隨著女同胞一起起鬨,氣得建中和海平指著兩人的鼻子說道:“有你們這樣的好兄弟嗎?不幫就算了,還反水起鬨,真是豈有此理。”
大家聽罷大笑。佳禾笑道:“‘好男不跟女鬥’,跟女同胞爭辯,那豈不證明兄弟幾個是壞男,各位女同胞,你們說我們是壞男嗎?”
幾位女同胞轉過臉來誇張地端詳著他,佳禾一看情況不妙,心想壞了,女同胞要反水。
果不其然,只見冰潔笑吟吟地說道:“其他男同胞我看了都是好男,只有毛某人看似不像好男。”
眾人又是大笑。董航沖著佳禾恨恨說道:“活該,這就是牆頭草的下場。”
有女同胞笑出了眼淚。佳禾仔細地上下端詳著冰潔,感慨說道:“楊冰潔呀楊冰潔,沒想到匕首居然會從你的手中投出,俺真的無語了。”
冰潔摟著佳禾的胳膊笑彎了腰。越峰笑著說道:“你們別再這麼搞笑了,不然這車我開不回去了。”
在飲食一條街品嘗了東州有名的早點生煎包和大餛飩之後,沒過多久就來到了東林鎮。
東林鎮以前是靠近海邊的小鎮,這幾年來憑借地理優勢和政策的扶持,一些外資企業相繼在鎮裡落戶,鄉鎮企業和個私企業蓬勃發展,成為東州市的經濟重鎮。鎮裡的産業以五金、家電和服裝為主,也有一些像製革、電鍍等汙染比較嚴重的企業。
鎮區顯然經過簡單的規劃,西首是廠房林立的工業區,東首是以兩三層小樓居多的生活區。
車在一座三層小樓旁停了下來。聽得外面聲響,越峰的大伯汪重山、嬸嬸李美琴和玉萍以及一個帥氣的小夥子從裡面迎了出來。
一行人“大伯”、“嬸嬸”地稱呼著,汪重山和李美琴忙不疊地答應著,將大家迎入屋內。眾人分別在沙發上、飯桌旁入座。偌大的廳堂,十幾人落座後,也稍顯擁擠。
汪重山不到五十歲,中等身材,寸頭國字臉,略微有些啤酒肚,說話的聲音甚是宏亮。李美琴和玉萍的相貌與玉清有幾分相似,玉清更為出色一些。那個帥氣的小夥叫管巨剛,是玉萍的未婚夫。
李美琴和玉萍在鎮上經營一家服裝店,生意尚可。管巨剛大專畢業,與越峰是同事,是工廠的技術骨幹。
汪重山對自身和家屬子女的要求很高,且公私分明。“自身不過硬,何以服人?”這是他經常說的一句話。由於汪重山自身過硬,處事公正,雖說有些強硬但也不乏人情味,故在工廠的威信很高。
玉清和曉丹幫著倒水泡茶,越峰則把一行人等向汪重山作了一一介紹。汪重山或握手或致意,讓大家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樣,隨意一些。
大夥兒從行李中取出一些禮品雙手遞給汪重山,佳禾也準備了兩盒産自省城的老字號保健品和一盒吉和當地産的白茶。
汪重山一一接過,口中客氣著。李美琴沏完茶,也站在一旁說著客氣話。她不經意地打量著這一幫年輕人,見男的有型,女的個個花朵似的。除了佳禾與冰潔,她一時也分不清誰跟誰是一對,心中有些犯迷糊。
汪重山見大家都坐定,便致起了歡迎詞:“今天大家不遠千裡來到東林鎮,大伯心裡非常開心。家裡很久沒有這麼熱鬧了,大伯是喜歡熱鬧的人,和你們這些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在一起,也覺得年輕了幾歲。今年的假期恰逢雙節,希望大家在這裡過得開心,玩得愉快,度過快樂而難忘的國慶節和中秋節。”
不知誰先鼓起了掌,登時屋內掌聲一片。
玉清笑著說道:“我爸當慣了廠領導,有些慣性思維,把一個家庭聚會當作辦公會議來開。還好今天的講話比較平民化,沒什麼官腔,真是慶幸。”
汪重山哈哈笑道:“難得受到二丫頭的誇獎。不瞞大家,別看大伯是幾百人的工廠廠長,在廠裡說話還算有點分量,在家裡卻地位低下。因為家裡有兩人是我的領導,第一領導自然是你們的嬸嬸,第二領導是誰?大家猜猜。”
大家笑著齊聲說道:“二丫頭!”
汪重山笑著點頭說道:“準確無誤。在家裡啊,大伯勉勉強強能當越峰和玉萍的領導,你們說大伯委屈不委屈?”
大家都覺汪重山說話甚是風趣,便跟著笑了起來。
汪重山繼續說道:“不過大伯覺得受這點委屈很值,在家裡有人管是幸事。在座的男子漢們,如果你們得了‘妻管嚴’,不要感到不幸,而要感到幸運,這是一件開心的事。大伯提拔幹部,得‘妻管嚴’者優先考慮。哈哈。”
大家聽了便大笑起來,隨後又鼓起掌了。
汪重山喝了一口茶,繼續他的“一言堂”:“開心的事還有啊。前兩天在省報看了一篇《鄉鎮企業的路在何方》的文章,這篇文章寫得好,裡面的話都說到我們這些廠長經理的心坎上了。文章的文采之好就不需多說,大伯這個大老粗也不敢妄自評價。關鍵是裡面的觀點新穎、措施到位,特別是鄉鎮企業管理體制的改革,像企業職工集體收購産權和引進戰略合作夥伴進行股份制改造,讓大伯深受啟發,有耳目一新、豁然開朗之感。今天,文章的兩位作者也來到了這裡,大伯向他們表示感謝,感謝他們為鄉鎮企業的出路指點了迷津。同時想問問佳禾與董航,你們怎麼會想到寫這樣一篇文章?”
佳禾與董航站了起來,汪重山示意他們坐下說話。兩人都有些不好意思,董航笑著說道:“大伯,佳禾是文章的主筆,我只是添了些枝葉,還是由佳禾說說寫這篇文章的原因吧。”
汪重山點頭說道:“好,那佳禾你就說說文章的來由。”
佳禾謙虛道:“好的,大伯。董航既然把機會留給我,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簡單地說一下。大家知道我在一家鄉鎮工廠工作,工廠多年來銷售沒有起色,經營狀況不是很好。佳禾到廠後,想做點事,便提了個銷售方案。很榮幸方案被廠領導和主管部門採納了,並且得以實施。正好董航來信說省報向我們約稿,當時也沒有好的素材,佳禾就受身邊事的啟發,並以此為骨架,經過董航輔以血肉並多次修改成文後,僥幸得以發表了。”
汪重山笑著說道:“就這麼簡單?佳禾你未免太謙虛了吧,大伯當了六七年的廠長,也沒想到你們的觀點,看來大伯年紀大了思想有侷限性,是跟不上年輕人的節奏了。佳禾你也是企業領導,今後我們要多探討經營思路和管理經驗,前提是不準保留。”
佳禾恭敬道:“佳禾不敢保留。大伯具有多年的經營決策和管理經驗,人生閱歷更非我們這些晚輩所能比擬,大家應該虛心向您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