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4章國內首部災難片
劉德意不管信不信,對於陳康傑的指示,他除了執行之外,根本就不可能還有其他的選擇。
信,要把事情做好,不信,一樣的要把事情做好,這裡面,沒有他的決定權。他能決定的或者能選擇的,也就是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和手段去達到那個結果而已。
對於那一次大地震的災難,陳康傑能做的當然不會僅次於此,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那效果其實是有很大的折扣。
我們國家做事,宣傳很重要,宣傳是達到目標的良好手段之一。陳康傑對於這一點不可能不知道。
所以,為了那一次大地震的災難性後果能夠降到最低,陳康傑打算第二次開拍全新的一部電影。
陳康傑第一次全新的電影是《龍之心》,那部電影由於有陳康傑的親自出演以及一系列真實的打鬥動作和特技效果,在全球獲得了前有未有的成功,電影一上映,就迅速風靡全球,在世界個主要市場都取得了歷史性的票房。將大中華區單獨撇開,整個海外的觀影人數就超過了一點五億,這樣的一個數字,非常的恐怖,可以預見,今後的十年乃至於二十年內,很難會有一個華人導演或者演員可以達到這樣的廣度。
這次陳康傑要導演的這部電影名叫《拯救》。這個名字本來應該是上一部《龍之心》的名字,不過卻被陳康傑安放在了新的電影身上。
電影劇本依然是由陳康傑自己完成,他寫的是一個名叫秋風的消防隊員和一群朋友到西川的一個風景區進行旅遊,可是中途卻遇到了恐怕的大地震,可是由於事先在旅遊的前進方向上發生了爭執,他們分開了,秋風與一個女生在山下,其他的好幾個人都還在山上。
大地震來臨時,秋風也害怕和恐懼,可是他並沒有因此就自己逃離以及放棄同伴,而是返回到已經滿目瘡痍的山裡面去尋找和拯救被困住的同伴。
在這中間他們也面臨了很多的困難和驚險,例如餘震導致的山崩,例如河水的突然暴漲,橋樑的坍塌,道路的完全斷絕等等,還有他們曾經走過的一個村子被完全沖毀,秋風不但阻止了有人的作惡,而且還從廢墟中救了兩個小孩子。
這是一個災難性的故事,也是一個發揚英雄主義的故事,還是一個反應人性的故事。
陳康傑是商業片導演,他會從商業片的角度去考量和拍攝,裡面依然會有很多大場面和震撼的特效。
然而即便是這樣,陳康傑當然要在電影中突出很多地震的防範基本知識,他更要突出我們華人在那種大災難的面前所凝聚起來的力量和精神。
我們很多人聽說過地震,可是絕大多數人並沒有經歷過,並不知道和了解地震的可怕,而陳康傑恰恰就是要突出這一點。
還有一點,在電影中陳康傑也是要重點突出的,就是我們的房屋在地震中會大面積的倒塌,與我們的建築抗震標準不達標有很大的關係,以及一些不能住人的地質災害區,卻依然住了不少的人,這會在地殼發怒的時候,帶來無可挽回的人員損失。這相當於陳康傑公開的發出警告。
為了有一個好的宣傳效果,那個秋風的角色,自然而然是由陳康傑來親自扮演。
雖然整個拍攝與製作團隊大多數是好萊塢的,但是,那些演員,到差不多全部是國內的優秀表演者擔綱。畢竟故事的發生地不是在國外,就是在我們的國內。
這算是我們國內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災難片,為了將其拍得學性強,真實性高,陳康傑不但自己看了不少的地球物理知識,他還到了他資助的國家地球物理研究中心討教專家。
在電影中,這個機構也是要出現的,甚至他們的一部分研究人員會本色演出。
對於陳康傑要拍攝這樣一部型別的電影,那些科研人員當然是支援的,這等於是在凸顯他們這個專業的作用,等於是在幫他們做宣傳。更何況,陳康傑到這個機構去,還有劉德意陪著。
那些科學家並不去管劉德意為什麼會當華堂基金會的會長,也不去管他與陳康傑曾經的關係。娛樂八卦,不在他們的關注範圍之內,反而他們更關心現如今的地球,已經發生了怎麼樣的一種改變。
陳康傑要拍攝這麼一部電影的訊息一出,就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
國外對這種題材的電影已經見怪不怪了,可是在國內,這可是第一次,雖然是一個假設性的題目,當然會引起很大的討論。
從這個角度來說,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我們的開放程度還不夠,人們的觀念尤其是官員的觀念,還有待革新。